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对教师专业化认识的深入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教师职前学校教育作为教师教育体系中培养教师的主渠道,其地位不容忽视,它给教师提供的是一种职业准备教育。就目前来看,我国关于此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当丰硕,然而这些研究大多都是从教育学理论角度出发,很少能结合教师自身的职业生涯发展做出较为深入的分析,在这一情况下,笔者试图从教师职业生涯的理论与实际这一角度切入去探讨教师职前的准备教育,旨在了解和认识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特点,以使教师职前学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更贴近教师的成长过程,这也正是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笔者接着对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进行了理论探源。国内外大量的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告诉笔者: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具有阶段性、连续性和整体性,它至少是教师的职前时期和职后时期这两个连续发展阶段的整合,由此看来,一名教师的养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职前学校教育阶段是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中的一个独立阶段,它明显地区别于教师的职后时期而具有自己的阶段特征和阶段任务。它是教师角色的准备时期,是教师专业化进程中的关键时期,是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黄金时期。然而,它又不是孤立地存在于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的,教师职前学校教育阶段为教师往后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由于教师职前学校教育的短暂而不可能一次性授予教师终身所需的全部知识和技能,因此,在对教师进行基本职业素质培养的同时,教师职前学校教育更需要着眼于教师职业的长远需要,注重其可持续的发展。正是这一点,笔者把教师职前学校教育的阶段任务细分为基本任务和发展任务。教师职前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包括注重师范生的职业道德修养,构建其专业知识结构,培养其基本的教育教学能力;而教师职前学校教育的发展任务则是加强师范生心理素质的训练,奠定其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发展其学习能力。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笔者发现当前教师职前学校教育在总体上取得较大进步的同时,尚且存在着一些不利于教师成长的因素。第一,德育滞后于教师职业发展的要求,具体而言,对师范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薄弱,且忽视了职业心理素质的教育。第二,课程结构的设置不利于师范生专业知识结构的优化,如公共基础课程的真正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学科专业课程所占的比重过大,教育专业课程的重要性尚未提升到一定的程度。第三,师范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缺乏足够的环境条件,这表现为教育见习、实习在质与量上的不足,校园文化活动未能满足师范生教师职业素质发展的需要。由此看来,改革教师职前学校教育势在必行。受益于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笔者从教师职业生涯的整体性、阶段性和连续性三个特点出发,分别提出了改进教师职前学校教育的三条建议。首先,重视对师范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增强师范生正确规划人生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明确未来职业的发展方向,并制定切实可行的生涯规划。其次,创设条件以完成对师范生基本职业素质的培养,这就需要突出德育在教师职业品格形成中的功能;完善当前的课程结构体系;与小学合作办学,重视师范生接触真实教育教学环境的机会。最后,强化教师职业终身发展的理念,帮助师范生学会学习,使其成为终身自我教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