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年是民族、国家的未来,高中生处于青年初期,是人格完善、个性成熟的形成过渡期与关键期且可塑性强;身心和谐发展与人格健全对个体社会化,未来的社会劳动、学习、生活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而积极共情与亲社会行为在其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积极共情是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本文着眼于自我建构、积极共情、亲社会行为三者内在逻辑,探讨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正念冥想源于东方,兴起于欧美,目前国内正念研究方兴未艾,正念干预是通过冥想等方式训练觉知力、注意力、感知力,改变注意与态度,影响思维模式从而实现对积极共情的干预,而亲社会行为又与此密不可分,本文以正念为干预手段,以期提升积极共情能力与亲社会行为水平,一方面为高中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另一方面可以拓展积极共情与正念的本土化研究;次之,比较不同干预方案的优劣差异,探索更加适合高中阶段的干预形式,比较了正念、共情和综合干预方案不同效果;最后,具体到个案的咨询研究与心理辅导实践,通过个案研究进一步佐证正念干预的有效性与可能性。本研究以较大样本数据作为基础,继而采用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实验设计,以萍乡某高中学生为被试。主要采用了实验法、问卷法、文献查找、调查、个案研究等方法。运用相关、回归分析,中介效应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一般线性模型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获得了以下主要结论:(1)自我建构、积极共情、亲社会行为在年级、性别、居住地、是否独生等人口学变量上无显著差异。(2)自我建构可以显著预测积极共情;积极共情可以显著预测亲社会行为。(3)积极共情在自我建构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显著。(4)正念干预可以显著改善高中生亲社会行为水平,提升其积极共情能力,与共情干预以及综合干预方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5)通过个案研究发现,配合正念干预的咨询对于提高积极共情能力,改善人际冲突与不合作等行为问题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