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它不仅关系到农村经济乃至整体宏观经济的发展,也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长治久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和促进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就业,加快了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了城市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已成为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吉林省是一个农业人口大省,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剩余劳动力规模较大。本文以吉林省为例,在论文研究过程中主要运用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调查收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查阅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系统地研究吉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国内外有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探讨。概述了国内外研究动态,为本文研究提供了基础理论工作。第二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国际比较及经验借鉴。对国内外地区成功转移模式进行研究,得出经验借鉴。第三部分:吉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回顾和现状分析。总结回顾吉林省农村人口转移的历史变化,分析了吉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特点。第四部分:吉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分析。分析指出了新时期吉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着农业领域就业压力逐步加大、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明显下降、小城镇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较弱、城乡二元社会管理体制的障碍等主要问题。第五部分:促进吉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和具体措施。研究提出了吉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思路,并应采取实施农业和农村经济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农村产业化经营和乡镇企业,继续坚持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提高劳务输出质量,探索城乡统筹就业新路子,扫除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就业的体制性障碍等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