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延年,北宋文学家、书法家。在北宋中期文坛萎靡柔弱之风盛行之时,石延年与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等人致力于诗文的革新,以改变当时文坛上的不良之风。一直以来,在研究北宋文学时,大多数学者都把眼光放在欧阳修、王安石等著名文学家的身上,对石延年这样较为较弱势的诗人关注不够,即使对他有所关注,也仅限于其个别诗歌和他所属于的“东州逸党”之上,无人对他的诗歌做一个整体而系统的分析。笔者认为,对于这样一位弱势而又敏感的诗人来说,对他的研究和对北宋的社会、政治、文学的研究等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首先从影响石延年诗歌创作的因素入手,具体分析讨论了北宋初期的政治、思想及文学状况,并结合其性格爱好、坎坷的仕途、交游活动及对前代的继承等因素,综合探讨这些因素对其诗歌的影响:北宋初期重文抑武的政策和佛、儒、道三教并流的现象,以及反对空泛腐靡的西昆诗风的文学主张为石延年诗歌的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社会背景;而他豪放的性格、嗜酒的爱好、仕途的坎坷不顺以及其广泛的交游活动又为他的诗歌提供了必要的内部因素。其次是对其现存诗歌作内容上的简单划分及解析。根据诗歌的内容,石延年的诗作大致可分为三个类型,即:对自然景色和代表高洁品质的景物的描写;对以赠别应答为题材表现豪放之气概、时光流逝之感叹,或者代赠之意的描写;对忧国伤时而壮志未酬,只能独善其身的托诗言志的描写等。通过对其诗歌的研究可以发现,石延年的诗歌内容广泛,且成就颇高。最后,分析并总结其诗歌的特点:石延年的诗歌在语言上平淡精炼的特点,对当时追求雕琢华丽的语言是一个不小的冲击,同时给北宋中期的诗风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对后来宋诗的古淡之风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其诗歌中的豪迈飘逸的气势暗示了宋诗中的薄弱之处;而他诗歌中暗含的稳健和理性则恰好是整个北宋文坛的风貌;其纯熟精湛的体式更为北宋集句诗的兴盛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这些,对后世的诗歌创作有着巨大的现实和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