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综合效率优化的SUV电-液混合动力系统能量管理策略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_nn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交通运输消耗的石油资源逐年上涨。发展新能源汽车紧扣节能与环保的主题,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插电混合动力汽车能有效改善排放、降低燃油消耗,是更务实、低成本的选择。电-液混合动力汽车在纯电动系统的基础上加装一套高功率密度的液压储能系统,能快速回收汽车制动的能量,并在电机效率低的低速、低负荷工况释放能量,能有效减少汽车的功率损失。本文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高性能纯电动运动型多功能汽车(Sport Utility Vehicle,SUV)开发”,设计了电-液混合动力四驱SUV,以提高整车经济性和动力性为目的,着重研究能量管理策略,具体工作如下:(1)基于四驱纯电SUV构型,设计了前后双电机、双液压泵/马达的并联式电-液混合动力系统,分析了新系统的工作模式,并以原型车的动力性能指标为依据,匹配了电机、动力电池、液压泵/马达等系统部件参数。在MATLAB中建立了四驱电-液混合动力系统各部件模型及整车动力学模型,并进行动力性能仿真,验证了参数匹配的正确性。(2)以整车电耗最优为目标函数,采用动态规划算法,求解整车理论最优驱动控制,总结出相应的驱动控制规律;以ECE R13(Economic Commission for Europe Regulation No.13)制动法规为约束,制定整车前后轴制动力分配策略。寻找电机最佳效率曲线,以上述驱动控制规律、制动力分配策略为依据,制定了基于电机最佳效率曲线的能量管理策略。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能很好地跟随动态规划能量管理策略的结果,并能解决动态规划中前轴转矩分配系数网格划分过大带来的问题。(3)为解决基于电机最佳效率曲线确定的能量管理策略没有综合考虑前后两电机的效率最优,使得某些工况下电机损失功率高的问题。分别定义了前后双电机在驱动与制动工况下的综合效率,制定了双电机综合效率最优的能量管理策略。NEDC(New European Driving Cycle)工况下的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在整个工况下的最大损失功率比基于电机最佳效率曲线的能量管理策略下降了15.95%,等效百公里电耗下降了0.52%。(4)为解决双电机综合效率最优的能量管理策略中门限车速的确定没有考虑蓄能器状态的变化,不能适应实际中复杂工况的问题,设计了以蓄能器压力及其变化量为输入、门限车速为输出的模糊逻辑控制器。根据蓄能器状态自适应控制门限车速的大小,反馈给能量管理控制器,改变液压储能系统的工作区域。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策略的等效百公里电耗进一步降低0.08%。
其他文献
利用二氧化碳作为C1合成子来发展不对称催化串联反应,是化学固定二氧化碳合成具有高附加值手性化学品的有效手段之一。前期我们小组发展了二氧化碳参与的不对称A3偶联-羧化环化串联反应,实现了手性噁唑烷酮的高效合成。本论文在此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不对称炔丙基胺化-羧化环化串联反应,实现了具有末端烯基结构手性噁唑烷酮的高立体选择性合成。首先,我们设计并合成了一类C4位含大位阻给电子取代基的新型PYBOX
近年来,随着无人驾驶概念的兴起,消费市场对车载光学测距系统愈发重视。光学测距技术主要可以划分成传统的立体视觉以及激光主动探测。相较于立体视觉,激光主动探测技术在精度以及分辨率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由于现今的激光技术和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无人驾驶领域、智能机器人以及消费电子等领域对高集成度的激光雷达的需求愈发强烈。模拟前端接收电路作为激光雷达芯片的重要模块,通常可以实现在接收单次激光的条件下获得与目标
载流子迁移率是衡量有机半导体材料导电性的重要指标,对光电器件性能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理解、预测和改善载流子迁移率是有机电子学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理论预测和模拟可以为高迁移率的实现和功能半导体材料的设计提供指导,从而有助于在该领域取得进一步的发现。并五苯是最常见的一种有机半导体材料,很多新型的有机半导体材料是以其为母体衍生而来。在并五苯分子中引入氮原子,会产生大量与电子结构、稳定性、溶解性和
腰背痛作为交通领域的职业病之一,是汽车座椅舒适性研究的重点。合理设计汽车座椅能够有效缓解腰部疲劳等不舒适感,从关节力、肌肉力等生物力学指标出发有望解释座椅不舒适的内在生物力学原因。本文旨在建立可以求解关节力、肌肉力的人体肌肉骨骼生物力学模型,对关节力、肌肉力进行定量评估,从生物力学载荷角度为腰背痛的预防和汽车座椅舒适性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利用OpenSim生物力学仿真平台建立一个包含详细脊柱信息的全
由于能源危机和环境恶化,对汽车排放有了更高的要求,汽车节油减排技术越来越重要。在混合动力汽车构型设计研究领域,研究较多的是构型拓扑与筛选,参数优化,少部分也将功能需求与构型拓扑结合起来。这样的设计是从筛选的角度选构型,且被筛选的范围局限在某一小类构型中,没有从根本上指导构型设计。本课题研究从车轮与发动机之间的转速解耦和转矩解耦这一节油机理着手,分析转速、转矩耦合基本方案特征,研究构型重构、构型拓扑
空调系统是汽车的关键总成之一,它不但对汽车的舒适性影响巨大,还对汽车的驾驶安全性有着重要影响。过去几年总体看来汽车销量大幅度提升,虽然去年许多车企销量不同程度地下滑,但这也意味着人们对汽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动力性能之外,汽车乘坐人员对舒适性和安全性也愈加看重。汽车空调的除霜除雾性能对汽车驾驶的安全性至关重要,同时,汽车空调对乘员舱温度的调节能力,也直接影响到了驾驶员及乘客乘坐的舒适性。本文以正
CO2甲烷化是CO2转化研究的重点之一,由于CO2自身的稳定性,低温下催化转化是CO2甲烷化的难题之一。虽然CO2低温甲烷化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但是当前进展仅局限于几种贵金属催化剂,廉价金属催化剂研究相对较少。综合考虑成本、适用性、可操作性、稳定性和活性等因素,Co基CO2甲烷化催化剂值得进一步探究。本论文从制备方法入手,利用非晶态材料组成易调节、不饱和活性位点多且分散均匀的特性,制备了系列Co基
随着含高渗透率可再生能源的微电网大规模接入配电网,势必在一定区域内的多个邻近微电网集群形成多微电网。通过对多微电网内子微电网集群运行进行优化可以有效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消纳和管控能力。然而,由于多微电网优化问题相比单微电网规模更大、复杂性更高,如何有效管理多微电网能量优化运行是多微电网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本文引入体系方法(System of Systems,SoS)研究多微电网能量协同优化管理,
电子制动助力器(Electric Brake Booster,EBB)是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新型线控制动执行机构,是电液制动系统(Electro-Hydraulic Brake,EHB)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制动能量回收、高级辅助驾驶等功能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论文以EBB系统的神经网络自适应H∞控制策略(Adaptive Neural Network H∞control strategy,A
模型支撑特种六自由度机构是完成某特种试验的关键性设备,本文研究围绕该六自由度机构展开,研究了机构运动学、动力学和轨迹规划。并为了提高该试验效率,在运动学和动力学约束下,通过遗传算法实现了机构时间最优轨迹优化求解。首先,基于需求及功能分析,研究了一套串联六自由度机构,该机构结构性良好,满足各项技术指标要求。以该机构为基础进行本文的相关研究,通过D-H法建立了机构运动学模型,求出了机构运动学正/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