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转速转矩耦合机理的混合动力系统构型设计方法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san6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能源危机和环境恶化,对汽车排放有了更高的要求,汽车节油减排技术越来越重要。在混合动力汽车构型设计研究领域,研究较多的是构型拓扑与筛选,参数优化,少部分也将功能需求与构型拓扑结合起来。这样的设计是从筛选的角度选构型,且被筛选的范围局限在某一小类构型中,没有从根本上指导构型设计。本课题研究从车轮与发动机之间的转速解耦和转矩解耦这一节油机理着手,分析转速、转矩耦合基本方案特征,研究构型重构、构型拓扑与参数优化方法,建立较为系统的混合动力构型设计方法。基于以上研究目的和思路,本文章研究内容如下:(1)第一部分内容是转速转矩耦合基本方案分析。混合动力汽车节油机理是利用电机调节发动机工作点,发动机工作点调节又有两种基本方式——转速调节和转矩调节,其中转速调节就是转速解耦,转矩调节就是转矩解耦。转速解耦分析以单行星排转速耦合基本方案为研究对象,通过动力源与行星排的接入方式不同可以得到六种基本的转速耦合方案,围绕转速耦合基本方案开展转速解耦能力、转矩放大能力和电功率特性分析。转矩解耦分析根据电机与发动机传动比是否耦合将转矩耦合基本方案分为两类,每一类又考虑发动机档位和电机档位衍生出多种转矩耦合基本方案,围绕转矩耦合基本方案开展转矩解耦能力、转矩放大能力分析。(2)通过第一部分的研究可以得出性能较优的转速转矩耦合基本方案,但是基本方案性能并不能满足汽车面对的复杂工况,由此引出第二部分研究内容——基于转速转矩耦合基本方案的构型重构研究,包括四点研究内容,分别是构型重构,构型拓扑设计,参数优化和构型多角度评价。在基本方案的基础上,按照单电机和双电机划分,以转速耦合、转矩耦合和变速器为重构点开始构型重构。构型重构不涉及离合器,因此重构所得方案不能全部满足纯电动、纯发动机、混合驱动、制动能量回收和驻车充电工作模式要求,需要进行构型拓扑设计。构型拓扑设计主要是基于满足基本功能需求,以提升构型性能为目的,进行具体的构型拓扑设计方法研究。为了细致的衡量构型方案的性能,需要明确构型方案的主要参数,此处以动力性和经济性为目标,进行构型主要参数的优化。为了从众多重构方案中获得综合性能最佳的方案,此处建立了构型多角度评价方法,从动力性、经济性和工况适应性三个角度,基于综合性能最优进行构型选用。(3)为了论证上述工作的有效性,此部分内容利用上述(1)和(2)的研究,进行具体的混合动力系统设计。首先从转速解耦能力、转矩解耦能力、转矩放大能力和电功率特性四个角度分析,获得较优的转速转矩耦合基本方案。接着基于较优基本方案进行单电机重构,包括转速耦合+变速器、转矩耦合+变速器和转速耦合+转矩耦合,并以满足工作模式为目的进行构型拓扑设计。然后针对获得的所有方案进行动力性和经济性的多目标优化。最后利用构型多角度评价方法从众多方案中选出满足设计前提条件的最优方案S-4。(4)动力性/经济性仿真验证分析是将所提出的S-4与THS(Toyota Hybrid System)进行动力性和经济性仿真对比分析。动力性的仿真以车轮驱动转矩最大为目标,从车轮输出外特性和加速过程详细对比分析了S-4和THS,论证了S-4动力性远远优于THS,百公里加速时间比THS短6.81s,仅为6.69s;经济性的仿真以WLTC循环工况为后向仿真输入,基于DP控制策略,进行了S-4和THS系统的电功率损失和发动机工作点分布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S-4的电功率损失优于THS,而THS的发动机工作点调节能力优于S-4,总体上S-4系统的百公里油耗比THS多1.2%。
其他文献
本文考虑了具有间断系数的非线性椭圆方程的解的二阶导数在Morrey空间的正则性问题。研究了非线性微分算子F(x,D2u)对任意的D2u关于x一致满足VMO间断的条件下,建立D2u在Morrey空间L2,λ(Ω)的内部和边界(整体)正则性。本文主要研究的方程形式如下其中Ω是RN上的有界凸集,n≥2,(?)Ω∈C2,1,f∈L2,λ(Q,RN),0<λ
理解城市居民的心理健康对生态空间的响应,对合理规划建设生态空间,提升居民福祉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上海为案例,对102个样点居民区中的1005位居民心理健康状况开展问卷调查,结合Globeland30数据产品与天地图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等数据,获取居民区周边1.6km缓冲区的生态空间状况数据,通过构建分层回归与分组回归模型,分析城市居民心理健康对不同类型生态空间的响应,以及不同社会经济属性的居民心理健
铁氧化物形成转化对营养物质运输、浮游植物生长及污染物迁移转化具有重要意义。Fe(Ⅲ)水解是环境中铁氧化物的重要形成途径,富含SO42-的酸性环境中水解生成施氏矿物,富含Cl-的酸性环境中水解生成四方纤铁矿。但中性环境中,Cl-和SO42-对铁氧化物形成的影响尚不清楚。Fe(Ⅱ)的非生物氧化也是形成铁氧化物的一种常见途径,过程受pH显著影响。研究多集中在Fe(Ⅱ)对其它矿物转化的影响,Fe(Ⅱ)自身
由于纳米技术行业的快速发展,对工程纳米颗粒(ENP)的关注日益增加。由于纳米颗粒尺寸小和传递有毒物质的能力高,其在环境中的迁移非常重要。工程纳米颗粒可以通过洗涤废水和工业废水等途径进入到污水处理厂,而污水处理厂中的生物处理单元中有着含量丰富的胞外聚合物(EPS),其覆盖在微生物聚集体细胞的表面和内部,因此EPS与纳米颗粒间的相互作用不可避免。纳米颗粒的团聚是影响其尺寸、输送、归宿、生物利用度和生物
多铁材料是指同时具有铁电性、铁弹性和铁磁性中两种及以上性质的材料,近年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光、应力等外场作用下,其会产生许多独特的物理现象。铁电光伏相比于传统半导体太阳能电池,产生的光生电压能突破材料带隙宽度。并且铁电材料自身有铁电极化,极化方向能在外电场作用下发生翻转,光生电流与光电压也能随之翻转改变。这些优点显示了铁电材料在光伏领域有着极大的应用潜力。Bi Fe O3(BFO)作为经典的
随着大数据与自动化时代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数据的正确性与自动化过程中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异常检测任务也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异常检测任务主要有两个挑战:首先,异常产生的机制是不确定,无法对所有异常的事件进行枚举,这样就导致无法通过固定的模式来检测异常的发生,并且随着数据爆发式增长的社会,人工检测已经远远满足不了需求,且实时性也无法获得保障;其次,异常检测任务中存在着巨大的数据倾斜问题,即正常的数据远
利用二氧化碳作为C1合成子来发展不对称催化串联反应,是化学固定二氧化碳合成具有高附加值手性化学品的有效手段之一。前期我们小组发展了二氧化碳参与的不对称A3偶联-羧化环化串联反应,实现了手性噁唑烷酮的高效合成。本论文在此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不对称炔丙基胺化-羧化环化串联反应,实现了具有末端烯基结构手性噁唑烷酮的高立体选择性合成。首先,我们设计并合成了一类C4位含大位阻给电子取代基的新型PYBOX
近年来,随着无人驾驶概念的兴起,消费市场对车载光学测距系统愈发重视。光学测距技术主要可以划分成传统的立体视觉以及激光主动探测。相较于立体视觉,激光主动探测技术在精度以及分辨率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由于现今的激光技术和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无人驾驶领域、智能机器人以及消费电子等领域对高集成度的激光雷达的需求愈发强烈。模拟前端接收电路作为激光雷达芯片的重要模块,通常可以实现在接收单次激光的条件下获得与目标
载流子迁移率是衡量有机半导体材料导电性的重要指标,对光电器件性能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理解、预测和改善载流子迁移率是有机电子学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理论预测和模拟可以为高迁移率的实现和功能半导体材料的设计提供指导,从而有助于在该领域取得进一步的发现。并五苯是最常见的一种有机半导体材料,很多新型的有机半导体材料是以其为母体衍生而来。在并五苯分子中引入氮原子,会产生大量与电子结构、稳定性、溶解性和
腰背痛作为交通领域的职业病之一,是汽车座椅舒适性研究的重点。合理设计汽车座椅能够有效缓解腰部疲劳等不舒适感,从关节力、肌肉力等生物力学指标出发有望解释座椅不舒适的内在生物力学原因。本文旨在建立可以求解关节力、肌肉力的人体肌肉骨骼生物力学模型,对关节力、肌肉力进行定量评估,从生物力学载荷角度为腰背痛的预防和汽车座椅舒适性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利用OpenSim生物力学仿真平台建立一个包含详细脊柱信息的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