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生长迅速,抗病能力强,目前在广东、浙江、江苏、四川、河南等地均有养殖,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大口黑鲈在蛋白、糖的营养研究上已有较多发现,而在脂肪上的研究还不充分,本文以大口黑鲈作为研究对象,探究饲料中的脂肪酸对大口黑鲈生长、体组成、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以及脂类代谢相关基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评估不同的脂肪源,高脂饲料对大口黑鲈的影响,为大口黑鲈饲料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具体的研究内容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不同脂肪源对大口黑鲈生长、体组成、血清生化、抗氧化能力及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以初始体重为(6.82±0.01)的大口黑鲈幼鱼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脂肪源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脂肪酸组成、抗氧化能力、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等的影响,配制成6种等氮等能的配合饲料。在室内玻璃钢桶中进行为期8周养殖实验,实验结果显示,PA组和SA组的FBW、WG、SGR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0.05)。CF在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脂肪源对大口黑鲈HSI、VSI、IPF均有显著性影响(P<0.05)。全鱼蛋白含量不受饲料中不同脂肪源的显著影响(P>0.05)。PA组和SA组全鱼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0.05)。肝脏中T-AOC、SOD水平不受不同脂肪源的影响(P>0.05)。FO组肝脏MDA含显著高于CO组、PA组和LO组(P<0.05)。在血清中,T-AOC,MDA和GSH并不受饲料中不同脂肪源的显著影响(P>0.05)。FO组血清SOD酶活显著高于PA组和SA组(P<0.05)。血清TP、GLU和TAG不受饲料脂肪源显著影响(P>0.05)。LO组血清CHOL显著高于PA组和SA组(P<0.05)。PA和SA组的血清ALP显著低于其他各处理组(P<0.05)。LO和CO组血清ALT活力显著低于SA组(P<0.05),其他各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RO组fas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除CO组以外的其他实验组(P<0.05),FO组acc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0.05)。pparα、cpt1和hsl的表达不受不同脂肪源的影响(P>0.05),与其他处理组相比,CO组、PA组以及SA组lpl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PA组和SA组肝脏agtl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高于FO组(P<0.05)。PA组肝脏elovl5mRNA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RO组和LO组肝脏Δ6fad mRNA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
2、饲料中不同亚麻酸/亚油酸比例对大口黑鲈生长、体组成、血清生化、抗氧化能力及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为了研究饲料中不同亚麻酸/亚油酸的比例对大口黑鲈幼鱼生长性能、体组成、血清生化、抗氧化能力及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进行了为期8周的养殖实验。实验设计了5种等氮等脂的饲料,其中亚麻酸/亚油酸比例分别为:0.01(L0)、0.31(L0.5)、0.79(L1)、1.63(L2)、3.50(4)。分别喂养初始体重为(6.78±0.02)g的大口黑鲈幼鱼,每个饲料三个重复。实验结果显示,饲料中不同亚麻酸/亚油酸比例对大口黑鲈幼鱼FBW、SGR、FE、CF、HSI以及VSI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组织脂肪酸组成分析结果说明大口黑鲈组织脂肪酸组成能够反应其摄食饲料的脂肪酸饲料组成。饲料中不同亚麻酸/亚油酸比例对大口黑鲈幼鱼血清中的TP、CHOL、HDL-C和LDL-C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对TAG、GLU、ALP和AST有显著影响(P<0.05)。同时饲料中不同亚麻酸/亚油酸比例对大口黑鲈幼鱼血清中的GSH-Px活性和GSH含量及肝脏中的MDA,GSH含量,GSH-Px活性有显著影响(P<0.05)。另外,肝脏中fas、6gpd基因和atgl、pparα、elovl5和Δ6fad的表达量也受到实验饲料的显著影响(P<0.05)。因此,饲料中不同亚麻酸/亚油酸比例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影响不显著,但显著影响了脂肪沉积、脂肪酸代谢以及抗氧化能力。
3、共轭亚油酸对大口黑鲈生长、体组成、血清生化、抗氧化能力及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共轭亚油酸(CLA)对大口黑鲈幼鱼生长、体组成、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以及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进行8周的养殖实验,实验设置了四种添加不同CLA梯度等氮等脂的饲料,分别为对照组0%(C0)、0.5%(C0.5)、1%(C1)、1.5%(C1.5)。分别喂养初始体重为(6.78±0.07g)的大口黑鲈幼鱼,实验设4个处理组(每组75条鱼),每组三个重复。结果表明,各实验组之间生长性能无显著性差异(P>0.05)。C1.5实验组的CF、VSI相比对照组C0显著降低(P<0.05)。C1.5组肝脏的MDA含量相比对照组C0显著降低(P<0.05)。各个实验组中血清和肝脏中GSH水平、SOD和GSH-Px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C0.5组fas基因表达显著升高(P<0.05)。同时,添加CLA1.5%可显著降低hsl,pparα,elovl5和Δ6fad的基因表达水平(P<0.05)。综上所述,研究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1.5%的CLA能提高大口黑鲈幼鱼的脂肪代谢,降低体脂含量,并降低脂质过氧化水平。
4、高脂饲料中添加氯化胆碱对大口黑鲈生长、体组成、血清生化、抗氧化能力及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以初始体重为(6.84±0.01g)的大口黑鲈幼鱼为研究对象,配制5种等氮等碳的配合饲料,粗脂肪设计对照组约为10%,高脂饲料组约为15%,在高脂饲料组中分别添加0%,0.3%,0.6%,1.2%的氯化胆碱。在室内玻璃钢桶中进行为期8周养殖实验,研究高脂饲料中添加氯化胆碱对大口黑鲈幼鱼生长性能、脂肪酸组成、抗氧化能力、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等的影响。
实验结果显示,摄食高脂饲料处理组FBW、WG、SGR、FE、VSI、IPF显著高于对照M组(P<0.05)。与M组相比,饲料中高脂肪含量显著提高了全鱼脂肪含量、肌肉脂肪含量(P<0.05)。大口黑鲈肝脏中脂肪酸与所摄食饲料中脂肪酸组成变化趋向一致(P<0.05)。肝脏中T-AOC、MDA、GSH、SOD水平并不受不同脂肪水平及氯化胆碱添加量的影响(P>0.05)。饲料中高脂肪含量显著提高血清SOD,T-AOC以及GSH,而随着氯化胆碱的添加,T-AOC和GSH均呈现下降趋势(P<0.05)。高脂组血清中CHOL、TAG含量显著高于M组(P<0.05)。与M组相比,饲料中高脂肪含量显著降低肝脏g6pd、6pgd、fas以及acc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P<0.05),而饲料中氯化胆碱含量能够上调其表达水平(P<0.05)。饲料中高脂肪含量显著上调了肝脏cpt1、lpl的表达水平,而随着氯化胆碱胆碱的添加量脂肪分解相关基因表达呈下降趋势。高水平脂肪下调了elovl5和Δ6fad mRNA相对表达水平,但氯化胆碱的添加使得elovl5和Δ6fad显著上调(P<0.05)。
1、不同脂肪源对大口黑鲈生长、体组成、血清生化、抗氧化能力及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以初始体重为(6.82±0.01)的大口黑鲈幼鱼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脂肪源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脂肪酸组成、抗氧化能力、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等的影响,配制成6种等氮等能的配合饲料。在室内玻璃钢桶中进行为期8周养殖实验,实验结果显示,PA组和SA组的FBW、WG、SGR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0.05)。CF在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脂肪源对大口黑鲈HSI、VSI、IPF均有显著性影响(P<0.05)。全鱼蛋白含量不受饲料中不同脂肪源的显著影响(P>0.05)。PA组和SA组全鱼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0.05)。肝脏中T-AOC、SOD水平不受不同脂肪源的影响(P>0.05)。FO组肝脏MDA含显著高于CO组、PA组和LO组(P<0.05)。在血清中,T-AOC,MDA和GSH并不受饲料中不同脂肪源的显著影响(P>0.05)。FO组血清SOD酶活显著高于PA组和SA组(P<0.05)。血清TP、GLU和TAG不受饲料脂肪源显著影响(P>0.05)。LO组血清CHOL显著高于PA组和SA组(P<0.05)。PA和SA组的血清ALP显著低于其他各处理组(P<0.05)。LO和CO组血清ALT活力显著低于SA组(P<0.05),其他各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RO组fas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除CO组以外的其他实验组(P<0.05),FO组acc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0.05)。pparα、cpt1和hsl的表达不受不同脂肪源的影响(P>0.05),与其他处理组相比,CO组、PA组以及SA组lpl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PA组和SA组肝脏agtl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高于FO组(P<0.05)。PA组肝脏elovl5mRNA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RO组和LO组肝脏Δ6fad mRNA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
2、饲料中不同亚麻酸/亚油酸比例对大口黑鲈生长、体组成、血清生化、抗氧化能力及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为了研究饲料中不同亚麻酸/亚油酸的比例对大口黑鲈幼鱼生长性能、体组成、血清生化、抗氧化能力及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进行了为期8周的养殖实验。实验设计了5种等氮等脂的饲料,其中亚麻酸/亚油酸比例分别为:0.01(L0)、0.31(L0.5)、0.79(L1)、1.63(L2)、3.50(4)。分别喂养初始体重为(6.78±0.02)g的大口黑鲈幼鱼,每个饲料三个重复。实验结果显示,饲料中不同亚麻酸/亚油酸比例对大口黑鲈幼鱼FBW、SGR、FE、CF、HSI以及VSI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组织脂肪酸组成分析结果说明大口黑鲈组织脂肪酸组成能够反应其摄食饲料的脂肪酸饲料组成。饲料中不同亚麻酸/亚油酸比例对大口黑鲈幼鱼血清中的TP、CHOL、HDL-C和LDL-C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对TAG、GLU、ALP和AST有显著影响(P<0.05)。同时饲料中不同亚麻酸/亚油酸比例对大口黑鲈幼鱼血清中的GSH-Px活性和GSH含量及肝脏中的MDA,GSH含量,GSH-Px活性有显著影响(P<0.05)。另外,肝脏中fas、6gpd基因和atgl、pparα、elovl5和Δ6fad的表达量也受到实验饲料的显著影响(P<0.05)。因此,饲料中不同亚麻酸/亚油酸比例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影响不显著,但显著影响了脂肪沉积、脂肪酸代谢以及抗氧化能力。
3、共轭亚油酸对大口黑鲈生长、体组成、血清生化、抗氧化能力及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共轭亚油酸(CLA)对大口黑鲈幼鱼生长、体组成、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以及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进行8周的养殖实验,实验设置了四种添加不同CLA梯度等氮等脂的饲料,分别为对照组0%(C0)、0.5%(C0.5)、1%(C1)、1.5%(C1.5)。分别喂养初始体重为(6.78±0.07g)的大口黑鲈幼鱼,实验设4个处理组(每组75条鱼),每组三个重复。结果表明,各实验组之间生长性能无显著性差异(P>0.05)。C1.5实验组的CF、VSI相比对照组C0显著降低(P<0.05)。C1.5组肝脏的MDA含量相比对照组C0显著降低(P<0.05)。各个实验组中血清和肝脏中GSH水平、SOD和GSH-Px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C0.5组fas基因表达显著升高(P<0.05)。同时,添加CLA1.5%可显著降低hsl,pparα,elovl5和Δ6fad的基因表达水平(P<0.05)。综上所述,研究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1.5%的CLA能提高大口黑鲈幼鱼的脂肪代谢,降低体脂含量,并降低脂质过氧化水平。
4、高脂饲料中添加氯化胆碱对大口黑鲈生长、体组成、血清生化、抗氧化能力及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以初始体重为(6.84±0.01g)的大口黑鲈幼鱼为研究对象,配制5种等氮等碳的配合饲料,粗脂肪设计对照组约为10%,高脂饲料组约为15%,在高脂饲料组中分别添加0%,0.3%,0.6%,1.2%的氯化胆碱。在室内玻璃钢桶中进行为期8周养殖实验,研究高脂饲料中添加氯化胆碱对大口黑鲈幼鱼生长性能、脂肪酸组成、抗氧化能力、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等的影响。
实验结果显示,摄食高脂饲料处理组FBW、WG、SGR、FE、VSI、IPF显著高于对照M组(P<0.05)。与M组相比,饲料中高脂肪含量显著提高了全鱼脂肪含量、肌肉脂肪含量(P<0.05)。大口黑鲈肝脏中脂肪酸与所摄食饲料中脂肪酸组成变化趋向一致(P<0.05)。肝脏中T-AOC、MDA、GSH、SOD水平并不受不同脂肪水平及氯化胆碱添加量的影响(P>0.05)。饲料中高脂肪含量显著提高血清SOD,T-AOC以及GSH,而随着氯化胆碱的添加,T-AOC和GSH均呈现下降趋势(P<0.05)。高脂组血清中CHOL、TAG含量显著高于M组(P<0.05)。与M组相比,饲料中高脂肪含量显著降低肝脏g6pd、6pgd、fas以及acc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P<0.05),而饲料中氯化胆碱含量能够上调其表达水平(P<0.05)。饲料中高脂肪含量显著上调了肝脏cpt1、lpl的表达水平,而随着氯化胆碱胆碱的添加量脂肪分解相关基因表达呈下降趋势。高水平脂肪下调了elovl5和Δ6fad mRNA相对表达水平,但氯化胆碱的添加使得elovl5和Δ6fad显著上调(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