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衔接理论经过三个历史时期的发展,已日趋成熟和完善。从Jakoboson最早对衔接理论的研究到Halliday与Hasan(1976)正式提出衔接理论,从Hasan(1985)的接理论模式到胡壮麟、张德禄、刘世生的理论模式,衔接理论的研究范畴已从语篇内部衔接扩展到语篇外部衔接,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视角发展到语用学、认知语言学的视角。至此,衔接理论已成为一个跨学科的研究课题。在国内,对衔接理论的应用,尤其是把这一理论深入到诗歌领域的研究并不多见。此外,对叶芝诗歌的研究多围绕诗歌的主题或修辞手段展开。本文把叶芝的诗歌作为语料,运用衔接机制,对诗歌进行文体分析。一方面,对衔接理论进行尝试性验证;另一方面,对叶芝诗歌的文体价值在一定程度上作了探讨。
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
前言论述了选题的依据、意义,并指出了本文中一些概念的界定范围。
论文第一章简要回顾了衔接理论的发展,对每个时期的衔接理论做出相应评价,提出衔接理论体系仍需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第二章与第三章把Halliday与Hasan(1976)的三种衔接机制,指称、省略与词汇衔接运用到诗歌文体分析中。此外,把与Hasan(1985)衔接链相关的指称衔接链,搭配衔接链也应用到诗歌文体分析中。通过分析论证,我们认为搭配链属于Hasan衔接链中的近似链。指称、省略这两种衔接手段可产生许多文体效果:在语音层面上,可以取得和谐押韵的美学效果;在语意层面上,有助于诗歌主题的发展;在句法层面上,可使句子的结构产生前景化的特点——过分规则产生平行结构、省略产生句式上的变异。因此,指称与省略不仅使诗歌更富有音乐性,而且使诗歌的语篇结构更凝练、语意更连贯。重复可以形成形式上的过分规则,可以取得强化意义、表现主题等文体效果。指称链与搭配链有助于发展诗歌的主题,塑造人物形象,表达诗人的情感。
第四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在这一章里,本文结合认知语言学中与心理空间相关的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衔接机制——意象衔接。我们界定了意象的范畴,以区分认知语言学中的意象。通过运用心理空间的相关理论,本文试图证明文学中的意象具有一定的衔接力:在同一首诗中,不同的意象之间,具有很强的衔接力,通过心理空间的作用,彼此互相呼应,有助于在读者的头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意象;这些不同的意象与生成的完整意象具有外指衔接的作用,可以指向一定语境中的实体。这样,心理空间起到一定的桥梁作用,把文学中的意象与系统功能语法中的衔接联系在一起。因此,意象衔接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是对衔接理论的发展。本文在提出意象衔接的同时,运用叶芝的两首诗歌——《库尔的野天鹅》、《两棵树》验证这一理论对诗歌进行文体分析的可适用性,并对意象衔接在诗歌中的文体功能作了尝试性探讨——意象衔接可以使读者身临其境感受诗人的情怀,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强化诗人思想感情的作用。
在结语中,本文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提出了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有待进一步的改善与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