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探讨不同抗生素使用策略对慢加急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自发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预后的影响。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确诊慢加急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SBP病例306例。所有病例慢加急性乙型重型肝炎临床诊断均符合《肝衰竭诊治指南(2012年版)》[1],SBP的诊断标准符合2010年欧洲肝病学会《肝硬化腹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积、肝肾综合征指南》[2](以下简称:2010年欧洲肝病学会指南)。排除标准:(1)未成年人;(2)合并肝脏或其他系统恶性肿瘤;(3)妊娠或哺乳期妇女;(4)存在合并其他免疫系统疾病或长久服用免疫抑制剂;(5)患者在诊断为SBP之前已出现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顽固性腹水、继发真菌感染等并发症。2、实验方法所有诊断为重型肝炎合并SBP的入选病例,根据抗生素使用策略分为升阶梯组和降阶梯组,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入院时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腹水常规生化及微生物培养等资料,两组基线资料对比分析无差异性。两组患者均给予保肝、退黄、抗病毒、补充能量、血液制品支持治疗或人工肝辅助治疗等内科综合性治疗;分析两组治疗中出现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顽固性腹水、继发真菌感染等并发症的几率,最终疾病转归(生存/死亡)的差异。研究结果:1、一般资料306例病例中,抗生素降阶梯组151例,抗生素升阶梯组155例,对入院时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血白蛋白、血球蛋白、血总胆红素、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凝血酶原时间(PT)、腹水细胞数等临床资料行对比,提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两组患者诊断为SBP后,1周内腹腔感染控制情况,统计显示,降阶梯组(128/151)在1周内控制SBP的效果明显好于升阶梯组(82/155),P<0.01,两组疗效差异显著。3、疗效及预后抗生素降阶梯组151例中,患者进展为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顽固性腹水、肝肾综合征的发生率均比升阶梯组低,其中肝性脑病、顽固性腹水发生率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抗感染治疗中,合并真菌感染的发生率未见显著的差别。两组患者的转归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降阶梯组的死亡率26.49%(40/151),升阶梯组的死亡率43.87%(68/155)。4、两组患者腹水一般细菌学培养结果:详细收集306例病例的腹水微生物培养情况,升阶梯组阳性率25.3%(39/155),降阶梯组阳性率24.1%(36/151),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beta-lactamases,ESBLs)占48.5%(36/75),ESBLs(-)占51.5%(39/75)。革兰阴性杆菌占71.7%(54/75),其中大肠埃希菌占36.2%(27/75),肺炎克雷伯杆菌占17.3%(13/75),鲍曼不动杆菌占12.0%(9/75),铜绿假单胞菌占4.5%(3/75);革兰阳性球菌占28.2%(21/75),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7.6%(6/75),屎肠球菌占2.7%(2/75),其他腹水培养阳性细菌如粪肠球菌等。研究结论:慢加急性重型乙型肝炎合并自发性腹膜炎预后欠佳,本研究提示抗生素降阶梯治疗能尽早有效地控制自发性腹膜炎,可减少病患后续诱发肝性脑病、顽固性腹水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重型肝炎死亡率,最大限度改善病患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