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牌是商品的灵魂,是商品的第一体现,是帮助顾客区别于其他同类商品的标志。当我们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时,品牌意识决定了我们对商品的取与舍。成功经营的商家通过对消费动机的调查发现了品牌效益。品牌的命名对消费者选购商品时的心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品牌命名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消费者选购商品的动机,进而会直接影响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以及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许多商家不惜花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在商品品牌的命名上。随着国际化的接轨,中国汽车市场在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国消费者的汽车需求量也在与日俱增,大量国外的汽车企业正在为能打开更为广阔的市场前景而整装待发。那么究竟如何给品牌命名才能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刺激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并最终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呢?笔者在论文中试图从翻译目的论的新视角来探究国外汽车品牌名称的汉译。德国译论家Han Vermeer提出的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的交际行为,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了整个翻译过程,即“目的决定手段”,翻译策略必须根据翻译目的来决定。作为一种较新的翻译理论模式,目的论不仅进一步丰富了翻译理论,也为汽车品牌名称翻译实践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基于这一理论,就使得汽车品牌名称翻译摆脱了“忠实”和“对等”的传统束缚,更有利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发挥能动性,使目的语达到更为理想的效果。本论文不仅展开探究国外汽车品牌名称的汉译现象,与此同时也旨在唤起全球汽车生产商,尤其是中国生产商的全球化意识和跨文化的交际意识,促使他们更好地将中国的自主汽车品牌打入世界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