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是肝脏对各种原因所致肝损伤的代偿修复反应,表现为肝脏内纤维结缔组织的增生与沉积,为各种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中间环节。在抗肝纤维化的治疗研究中,中医中药治疗已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制何首乌(Processed fleece-flower root)为生何首乌经炮制而成,药典记载具有“补肝肾,益精血,乌须法,强筋骨”的作用,制何首乌具有保肝作用,可改善肝毒物引起的肝肿大和脂质蓄积,其成分如二苯乙烯甙、大黄素等也具有抗肝损伤的作用,中医临床上也有用制何首乌同其它药一同组方来治疗肝炎和肝硬化的,制何首乌单方有用于抗肝纤维化治疗的可能。本实验即对这一方面进行了探讨,以评价制何首乌单方对实验性肝纤维化的防治价值,同时为制何首乌用于肝病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10只),模型组(11只),制何首乌给药组(11只)。模型组及给药组均按3ml/kg剂量皮下注射50%CCl4橄榄油溶液,每三天一次,共二十次,正常组仅皮下注射橄榄油。造模同时,以制何首乌煎液按10ml/kg剂量对制何首乌给药组进行灌胃,每日一次。正常组及模型组则用等量蒸馏水灌胃。实验中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实验结束时对三组大鼠的肝功生化指标、血清透明质酸浓度和纤维化程度病理分级进行比较。结果:制何首乌给药组大鼠一般情况较模型组好,体重有较模型组大鼠改善的趋势;制何首乌组大鼠腹水发生率为零,模型组为50%,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制何首乌给药组血清谷丙转氨酶,<WP=5>谷草转氨酶,胆红素,透明质酸浓度和模型组相比有改善的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性;制何首乌给药组血清白蛋白为24.2±1.9 g/L,模型组为21.9±2.9 g/L,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肝脏组织病理学病理观察发现,模型组和制何首乌给药组均有不同程度肝组织被纤维间隔分隔,小叶结构紊乱,假小叶形成,以模型组更为明显。按纤维化分级标准比较纤维化程度,两组有统计学差异性,给药组较模型组明显减轻。结论:制何首乌煎液可以提高四氯化碳致慢性肝损害大鼠的血清白蛋白,减轻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减少腹水的发生,有一定抗肝纤维化作用,可能是作为一个复合的抗氧化剂而起作用,但作用有限,可能是煎液中有效浓度较低的缘故,临床上似难以单用制何首乌单方来治疗肝纤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