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饲用作物能够为草食家畜提供优质的饲草料,从而为人们提供高品质的牛羊肉、奶制品,有着节粮、高效、健康的特质。国家正在推行种养一体化,将部分籽实玉米种植转变为青贮、全株利用,提高产能,进一步统筹粮经饲,大力发展饲用作物已是大势所趋。北方农牧交错带是我国旱作或雨养农业的主要分布区,饲用作物具有广阔的生态适应性,对季节性干旱也有一定抵抗能力;同时,土壤在多年生饲草覆盖下不易被侵蚀,在一定程度上饲用作物改善了该区域的生态环境条件,而且饲用作物以其较低的技术门槛吸引了大部分的投资,逐渐成为北方农牧交错区乃至北方地区产业扶贫适宜的路径。文章主要基于当前的经济环境,为了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利用资源,提高农业发展效益与效率,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因素,对北方农牧交错区发展饲用作物的效益及前景进行测度分析。
本文在“粮改饲”策略实施的基础上,以种植业、养殖业为突破口,根据对吉林省西部地区调研得到的相关数据,实证分析“粮改饲”策略实施后的种植效益以及农户对饲用作物种植的意愿,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从资源禀赋角度分析,发现北方农牧交错区发展饲用作物的比较优势明显;从政策角度来看,应大力支持北方农牧交错区发展草食畜牧业。在自然资源环境约束的背景下,应充分调动北方农牧交错区闲置的自然资源,通过为北方地区市场稳定供给优质畜产品来增加食物来源,提高全国资源配置效率。
第二,对于普通种植户来说,饲用作物与粮食作物种植成本略有差别。其中,水稻的总成本最高,其次是玉米;而种植青贮玉米和饲用高粱的总成本比种植粮食作物的总成本低。从种植收益和成本收益率的角度来看,种植饲用作物的纯收益远高于种粮,在四种作物中种植青贮玉米的纯收益和成本收益率最高,种植饲用高粱的收益次之;而种植玉米的纯收益相对较低,种植水稻的纯收益最低。从普通农户的角度来看,在吉林省西部地区种植饲用作物比种植粮食作物能够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第三,影响吉林省西部地区农户饲用作物种植意愿的主要因素有户主的年龄、收入结构、是否熟悉饲用作物、是否熟悉“粮改饲”政策、收益认知、是否为合作组织成员、亲友种植饲用作物情况以及是否遇到过售卖难的问题,即这些要素对农户种植饲用作物有重要影响。
第四,“粮改饲”政策推进和实施的难点主要有:产业链条短,销售渠道单一;饲用作物发展的技术制约明显;金融扶持发展机制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求以及部分地区传统种养观念依旧存在,这些因素使发展饲用作物受到了阻碍。
第五,吉林省西部地区发展饲用作物情况如下:种植饲用作物资源禀赋充裕,农户种植饲用作物积极性非常高,种植意愿比较强烈;种植饲用作物比种粮有更高的比较效益;农户种植饲用作物意愿影响因素较多以及饲用作物推进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难点与问题等。在此基础上,针对吉林省西部地区饲用作物效益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提出:延长农牧业产业链条,培育多元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运用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推动饲草产业保险的实施,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切实做好政策宣传及推广工作。
本文在“粮改饲”策略实施的基础上,以种植业、养殖业为突破口,根据对吉林省西部地区调研得到的相关数据,实证分析“粮改饲”策略实施后的种植效益以及农户对饲用作物种植的意愿,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从资源禀赋角度分析,发现北方农牧交错区发展饲用作物的比较优势明显;从政策角度来看,应大力支持北方农牧交错区发展草食畜牧业。在自然资源环境约束的背景下,应充分调动北方农牧交错区闲置的自然资源,通过为北方地区市场稳定供给优质畜产品来增加食物来源,提高全国资源配置效率。
第二,对于普通种植户来说,饲用作物与粮食作物种植成本略有差别。其中,水稻的总成本最高,其次是玉米;而种植青贮玉米和饲用高粱的总成本比种植粮食作物的总成本低。从种植收益和成本收益率的角度来看,种植饲用作物的纯收益远高于种粮,在四种作物中种植青贮玉米的纯收益和成本收益率最高,种植饲用高粱的收益次之;而种植玉米的纯收益相对较低,种植水稻的纯收益最低。从普通农户的角度来看,在吉林省西部地区种植饲用作物比种植粮食作物能够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第三,影响吉林省西部地区农户饲用作物种植意愿的主要因素有户主的年龄、收入结构、是否熟悉饲用作物、是否熟悉“粮改饲”政策、收益认知、是否为合作组织成员、亲友种植饲用作物情况以及是否遇到过售卖难的问题,即这些要素对农户种植饲用作物有重要影响。
第四,“粮改饲”政策推进和实施的难点主要有:产业链条短,销售渠道单一;饲用作物发展的技术制约明显;金融扶持发展机制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求以及部分地区传统种养观念依旧存在,这些因素使发展饲用作物受到了阻碍。
第五,吉林省西部地区发展饲用作物情况如下:种植饲用作物资源禀赋充裕,农户种植饲用作物积极性非常高,种植意愿比较强烈;种植饲用作物比种粮有更高的比较效益;农户种植饲用作物意愿影响因素较多以及饲用作物推进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难点与问题等。在此基础上,针对吉林省西部地区饲用作物效益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提出:延长农牧业产业链条,培育多元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运用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推动饲草产业保险的实施,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切实做好政策宣传及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