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小品中幽默制笑机制的预设分析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fj4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赵本山的小品(本文的研究对象是赵本山所表演小品的脚本。这些脚本并不是赵本山本人创作的,是由不同的作家创作出来的,在行文中为了方便,本文把赵本山所演小品统称为赵本山的小品。)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语言风趣幽默,特点鲜明。深受广大观众喜爱。到底是一种什么机制促使小品具有引人发笑的功能呢?小品主要是语言的艺术。本文只针对小品幽默效果的语言触发因素进行研究。通过对其10个典型的著名小品样本进行分析,笔者发现预设的使用是产生赵氏幽默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预设是使话语具有意义所必需满足的条件,因而它在话语中是作为背景知识来供说话者和/或听话者推导而存在的。小品创作者通过在说话者与听话者之间处理不同来源的预设从而引起理解的错位来产生其幽默效果。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采用预设分析法对赵本山小品的幽默效果产生的内在机制进行推理阐释。同时还将分析由预设所产生的幽默的作用。本文选取赵本山具有代表性的小品为样本,从两大方面阐述预设理论与赵氏幽默的产生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分析预设的特点与赵氏幽默的产生。利用语用预设的三个特点而产生幽默:即利用预设的可撤销性,取消预设的合适性,违反预设的共识性。另一方面分析巧妙运用各种预设与赵氏幽默的产生。通过使用错误预设,双关预设,隐藏预设,曲解预设,点明预设,保存预设来达到幽默效果。此外,本文还将对预设所引发的幽默的功能进行阐述,即分析由预设所引发的幽默在塑造农民形象方面所起的作用。实证分析揭示并证明了预设的存在是赵本山小品语言产生幽默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预设在小品中有意识地运用可以使其语言更具魅力。本文能使人们对小品语言艺术获得理论上的认识,并提高小品创作上的可操作性,同时也能对大众艺术的语言技巧及小品表演者对汉语的操作能力的展示。笔者希望这一结合语言学和汉语流行艺术的跨学科研究对本领域的学术发展有所助益。
其他文献
本文在生成句法框架下重新考察汉语存现结构。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汉语存现结构中动词的选择及语义限制,不同动词与完成体标记“了”和持续体标记“着”的共现,存现结构中
《伊利亚随笔》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书籍,它涉及人生与社会的各个方面,从日常作息,家长里短切入。幽默是兰姆散文的精髓,因此,本文拟以《伊利亚随笔》中幽默性语言为个例,在目
近年来,中国打开了大门,与西方很多国家在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日益增多,以致中国越来越多的读者有很多机会接触到更多的原汁原味的英语新闻。新闻报道一般由标题、导语和正文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