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東漢許慎編撰的《説文解字》(以下簡稱《説文》)是我國古代第一部字典,也是今人閱讀古籍、了解、探究古代歷史文化的重要參考資料,更是研究古音、古形、古義的重要工具書。但是今天所能見到的《説文》的流傳本,並非許慎撰書之初的原貌。爲了恢復《說文》的本真面目,歷代學者做出了不小的貢獻,但是仍有不足之處.慧琳《一切經音義》(以下簡稱《慧琳音義》)是我國唐代一部佛典專書辭典,也是我國古代語言學史上的一部名著。它大量引用了當時已有的各種字典辭書,包括《説文》。利用《慧琳音義》來校勘《説文》,可以爲我們考訂、補正《説文》,解決《説文》學界的一些懸而未決的問題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但是在利用古籍校订《説文》的研究中,前代學者对《慧琳音義》這筆豐富的資料利用有限。本文將《慧琳音義》所引《説文》玉部、目部字,與今傳本《説文》進行比較考對,以期爲《説文》的完善起到添磚加瓦的作用。全文由三大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爲緒論,主要介绍选题缘由和研究意義;确立了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概述了国内利用《慧琳音义》所征引《説文》来校勘今傳本《説文》的研究現狀。第二部分爲《慧琳音義》所引《説文》與今傳本《説文》的比較。主要分为四種情況:完全相同者、基本相同者、有較大出入者以及今傳本《説文》不存在的字例。其中有較大出入者包括衍文、脫文、讹文、等問題。在比較的過程中隨例參考其他古籍資料,對不同的部分給出分析。第三部分爲結論。完全相同者和基本相同者占了所考訂條例的大半部分,證明今傳本《説文》在相當程度上是可信的;利用唐代文献所引《説文》時要謹慎對待。限於篇幅和時間,本文僅挑選了玉部、目部所有字為研究对象。以部首為綱,將慧琳所引《說文》與今傳本《説文》一一對照。涉及不同者,指出不同之處,勘定正誤,並例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