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工资标准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中国城市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

来源 :南京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uuuurz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中国经济发展必须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不断促进人民的全面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但是,长久以来我国底层劳动者特别是农村居民收入处于低水平区间,过大的城乡收入差距成为了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诸多矛盾的集中体现。庞大的低收入群体不仅不利于中等收入群体的壮大和“橄榄形”分配格局的形成,而且不利于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人民共同富裕。若要合理缩小收入差距,就必须“提低、扩中、限高”,其中提高底层劳动者收入水平是重中之重。最低工资标准旨在保障低收入劳动者获得合理的劳动报酬,在收入分配过程中发挥了重要调节作用。近年来,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频率不断加快、范围不断扩大、幅度不断提高,同时虽然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仍较大,但不断缩小的趋势已经形成,那么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能否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以往文献并未深入探讨二者关系,因此本文将在理论和实证上对二者关系进行系统的说明与论证,丰富相关研究成果。
  理论分析表明,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可以显著增加以农民工为主体的低收入劳动者报酬,通过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进而有利于提高转移人口劳动收入,缓解了农村人口压力过大导致农业边际产出低下的现状,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增加了农业生产收入;此外,随着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会提高低技能工人劳动力素质和促进其就业向正规部门流动,因此有利于底层工人提高收入,以上途径均有利于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但根据相关理论分析,若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到劳动力市场均衡工资水平之上会挤出以农民工为代表的低技能工人的就业机会,导致该群体收入来源减少,使得政策效果大大降低。
  在实证研究中,本文采用2008-2016年全国218个城市面板数据,通过实证检验,得出如下结论:(1)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能够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并且不存在非线性关系。(2)最低工资标准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特征,具体表现为东部地区最低工资标准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不显著,中西部地区最低工资标准显著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且西部影响最大。(3)通过机制检验,验证了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通过增加中低收入劳动者收入来缩小收入绝对差和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途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最后根据相关结论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希望能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缩小贫富差距提供一些有利帮助。
其他文献
当前,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已较为成熟,政府部门信息化建设也发展较为完善,但是内蒙古离退休干部工作信息化建设才刚刚起步。离退休干部工作文件传阅主要还是通过纸质方式,沟通主要以电话、上门沟通的方式,规范化管理尚未形成。从长远发展来看,存在管理制度不完善、权责界限不清晰、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研究,发现当前阶段内蒙古离退休干部工作存在的一些困难,力图结合“数字政府”、信息化手段解决问题,推
我国社会保险共有五项险种,每项险种都和人民息息相关,其中失业保险是非常重要的一项险种。包头市失业保险基金在过去34年一直平稳运行。在全市国有企业改制、维持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稳岗位促就业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并在完善失业保险制度,确保基金健康平稳运行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包头市是一个老工业城市,在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之下,包头市的国有企业不断在转型升级,在这个过程中出现大批量的裁员是难免的。做
学位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水平不断发展进步,工业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取得了一个个令世人瞩目的发展成就。但是,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背后,却经常隐藏着不可忽视的安全生产问题。安全生产既是保证国家国民经济社会稳步运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保护一线劳动工作者的安全和健康的基本保障。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安全生产事故也时有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都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学位
资源型城市,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能源的有力支持,为宏观经济和社会的前行注入了动力。包头市石拐区是国内具有代表性的煤炭资源枯竭型地区,该地区曾经的兴盛和如今的衰败,根源都在于煤炭资源。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迎来新的时期,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怎样结合石拐区的现状,不断强化转型发展的内生动力,实现资源枯竭地区转型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地区面临的一项亟待解决的难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石拐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自治区
青少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基本素质、文明程度、道德品质、精神状态,事关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社会和谐、家庭幸福。近年来,未成年学生极端行为不时发生。从广义上看,这反映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从狭义上看,这也反映了学校教育在学生的思想道德、心理健康、法律等方面的教育存在着不足。随着未成年学生极端行为的影响日益增大,这一问题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普
国土空间是村庄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载体,优化村庄国土空间建设开发格局,是开展村庄规划的工作基础,对统筹协调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村庄是村民从事生产生活的聚集点,是我国广大农村人口聚集的主要形态。作为乡村构成和发展的最基本单元,在乡村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共存的今天,在生态环境保护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合理利用配置资源,更加科学和持续的促进乡村的社会经济发展,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作为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
学位
目前,石漠化危害及其治理成为我国喀斯特地区生态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只有对石漠化的演变特征和形成机理进行深入探究,才能更好地指导石漠化地区生态恢复。人类活动作为石漠化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分析其变化特征与石漠化的相互关系,能够揭示石漠化产生的人为因素驱动机理,指导石漠化地区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和制定石漠化治理工作方案。  本研究选取广西平果县为研究区域,作为广西乃至全国喀斯特面积最大、喀斯特地貌发育最
玉米生产中一般会发生多种病害,当前玉米生产上最常见的病害是玉米大斑病。近几年,随着桦甸市玉米连作面积逐年增加,玉米灰斑病呈逐年加重趋势。本文阐述了玉米灰斑病的发病症状及发病规律,分析了发病影响因素,总结出了以农业防治为主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db:内容简介]
近年来,随着农民工数量的不断增加,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快速有效地促进农民工市民化是现阶段党和国家关注的问题。农民工市民化分为本地市民化和异地市民化,而本地市民化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主要途径。因此,研究农民工本地市民化的程度测算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本研究基于河北省沧州市农民工本地市民化状况的调研数据,研究农民工本地市民化问题。首先,运用综合评价方法,测算农民工本地市民化程度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