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范围内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大力研究和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成为全人类关心的课题,光伏发电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并得到迅速发展的发电技术之一。但是在大规模部署的太阳能并网发电厂中,光伏电池板的需求很大。为了降低成本,同时,又能够提高最大功率点输出跟踪的效率,微型逆变器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在该背景下,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工作:首先,介绍了光伏发电系统的发展背景和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并且对并网系统的电路拓扑结构进行了分析,决定采用无变压器的两级结构,前级采用Boost电路,完成最大功率点跟踪;后级采用全桥逆变电路,将直流电逆变成工频交流电完成并网。其次,介绍了光伏电池模型及输出特性,对几种最常用的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方法进行了比较,并对变步长和定步长的扰动观察法进行了SIMULINK仿真,结果表明变步长扰动观察法能更快速地跟踪最大功率点电压。然后对几种孤岛效应的检测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对孤岛效应的主动频率漂移法进行了SIMULINK仿真模拟。然后对主动频率漂移法进行了改进,编程并仿真,结果显示改进法能够更快的检测到孤岛效应。最后,对各部分电路的元器件参数进行了选择和设计,并设计了交流侧电压电流采样电路,利用Saber进行了仿真,介绍了SPWM波的产生原理,给出了中断服务流程图,搭建了实验平台,经过调试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达到了预期设计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