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进入了媒介社会,无论是作为物质形态的印刷技术、电子传输,还是作为观念层面的新闻理论、大众传播理念、文化理念都得到了迅速发展和更新。中国传媒文化的转型处于整体社会转型的背景之中,技术进步、市场战略、传媒理念的更新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共分六章讨论20世纪90年代中国传媒文化转型问题。 第一章“现代化进程中的90年代中国传媒文化”,讨论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问题,力图在现代化进程中把握20世纪90年代传媒文化转型,建构认识传媒文化转型的语境。讨论了国家、民族意识和全球化问题。随着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和全球化的出现,以及交往、生活方式和把握世界的方式的转变,中国进入了媒介社会。 第二章讨论了媒介文化转型的三个动力要素,包括: 1、技术进步 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在技术媒介(交通及信息传输)、文化媒介(大众传媒)方面的投入迅速增长。交通的改善,电信技术的发展及电话的普及,激光照排和新印刷技术的运用,卫星传输和电视的普及等使时间与空间分离,构建了新的社会和生活空间。从中外传媒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技术的影响具有普遍性。而媒介技术的超常发展,在提升物质生活的同时,也促进传媒文化生产。 2、市场动力 中共十四大正式确立了市场经济的社会发展战略,市场经济对媒介提出了体制变革的要求。市场战略的转换标志着中国第二次改革浪潮,促进了中国90年代后中国传媒文化生产新的运行和控制机制的建立。 3、理念嬗变 理念变革促进了传媒文化的革新。传媒理念的三种存在形式,一是主流话语传媒理念;二是学术话语传媒理念,代表学术立场;三是民间话语,代表民间或大众对传媒的兴趣和爱好态度和立场。三者互相影响。 第三章论述90年代传媒结构的转型。传媒结构的转型在这里有三个含义,一是指媒介技术构成,即广播、电视电影、报纸杂志等大众传媒以及网络媒体的构成。这一构成决定了各类媒体的社会作用和影响。第二是社会一政治性构成,它反映了不同媒介在社会中的文化和政治权力。第三是传媒组织结构。中国传媒组织结构经历了一个大的转变,这一转变就是“核心—多中心”的新传媒结构的形成。所谓“核心”,是由国家级媒体组成,主要承担意识形态的政治功能。“多中心”则由各地域性媒体,主要由省市级媒体组成,重点发挥经济文化功能。单一体制的媒介结构的突破促使了地域中心媒介的崛起和影响的增强。由于这一转变,产生了媒介的复杂的差异性,出现了所谓“强势媒体”、“弱势媒体”、“主流媒体”、“非主流媒体”等概念。由于这一转变,地域媒体的生产力得以迅速扩张,经济文化功能得到释放。 第四章对传媒文化生产机制的建立作了分析。力图在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语境下对传媒资源开发传媒文化的生产、传播、消费诸环节作考察。伴随传媒文化结构转型的是新的文化生产机制的建立,其结果是解放了媒介生产力,媒介文化产品相对丰富并呈现出多样化形态。出现了大众文化的转向。 第五章分析了传媒话语生产及话语方式的转变。20世纪80年代后的中国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诸领域都进入了转型准备期,作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传媒在话语及话语方式上也发生了改变。一方面传媒话语生产由政治学转向政治学与经济学的并立,在“发展主义”背景下产生了话语竞争。另一方“面是放弃了话语的泛政治化,传统的“政治”话语权力影响淡化出日常生活领域,出现消费主义文化的话语倾向。 第六章讨论90年代大众文化新形态。新的大众文化形态是媒介文化生产机制运作的直接结果。媒介文化本身就表征了大众文化,同时它又是诸多大众文化形态的催生者和主导者。中国的文化开放,促进了中国和世界的跨文化交流,构建了大众文化发展的新语境。除了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书籍等文化产品外,其他服务或消费品的消费,如时装、食品、汽车、以及休闲、娱乐、旅游等均带上有传媒文化色彩,某种程度说是传媒文化的延伸。另一方面,大众文化的批量生产与广泛传播使精英文化陷入困境,传统的文学艺术形式失去了独尊的权威和地位,一些传统价值观被弱化乃至消解。 文章结尾部分除对论文作了简要的总结外,重点讨论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媒文化转型所涉及的现代、后现代现象。由传媒文化的发达而导致的文化经济的产生,传媒文化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传媒文化或大众文化的民主性,传媒文化发展导致的当代文化现代与后现代现象等,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具体问题。在“入世”和建设“政治文明”的语境下,传媒文化出现了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