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隧道由于其道路及环境的特殊性,事故发生较多,且危害程度高,成为交通事故的多发路段。驾驶员在夜间驶入、白天驶出隧道时,由黑暗的环境进入到明亮的环境,较大的隧道内外光环境特性和质量差异会对驾驶员正常驾驶造成影响,使驾驶员无法正常获取环境与交通信息,出现短时间的视觉障碍。 通过对我国公路隧道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发现,隧道不良的光环境引发了大量交通安全与能源消耗等问题。在驾驶员驱车前进的过程中,有80%以上的所需信息来自视觉,隧道洞口处暗-明光环境条件直接影响着行车的安全性;目前我国只规定了夜间入口段与中间段的亮度关系,并未考虑隧道内的人工光源照明对已习惯隧道外光环境的驾驶员造成的影响。 分析了由暗到明的光环境变化与交通安全的关系,研究了驾驶员由暗到明的光环境变化时的瞳孔面积变化规律、注视规律、运行速度变化规律;从驾驶行为特性的角度分析了驾驶员对光环境的需求,研究采用色温、显色指数与亮度作为光环境的量化指标;通过设计目标物视认试验,研究驾驶员在不同光环境条件下的视认能力,采用视认距离评价光环境的质量;试验采集了隧道的光环境信息、驾驶员的视认信息与车辆的运行状态信息,发现在夜间入口段驾驶员的视认距离(驾驶员能够发现目标物时车辆与目标物之间的距离)与隧道内外亮度差呈正相关关系,并建立了二者之间的关系模型,计算得出不同交通量和设计速度下夜间隧道入口段的亮度差阈值;分析了白天出口段驾驶员的视认规律,得到了其视认需求,发现驾驶员对隧道内亮度要求较低,甚至在关闭隧道出口段照明的情况下,驾驶员也可以轻松快速的视认目标物。研究结论在保证行车安全的前提下能有效降低照明能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