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外来词,当前学术界对这个概念还没有统一的认识。除了“外来词”这个译名外,还有“外来概念词”、“借词”等名称,本文在比较各个译名的优劣之后,决定采用“外来词”这个译名来限定本文所要论述的范围。 汉语学术界中,对外来词的范围界定,尤其是对意译词是否应该算作外来词还各执其词,但是,在英语中,只要是借自别的语言的词语都算作是外来词。本文认为意译词应该算作外来词,因为意译词的解释要基于相应的外语和外来文化。 本文的主要创新在于,对意译词进行了重新的界定。尤其是汉语中,意译它作为一种方式,和汉字这种表意文字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就具有了新的内涵,汉语中的意译词是指采用意化的方式或手段吸收过来的外来词。在这里,意化是指在外来词的吸收过程中,人们总是试图使用或添加与词义有所联系的标识符号或词素。这是本文的第一部分。 本文的第二部分,主要是比较了英汉语意译词的异同,并说明了造成这种异同的原因。英汉语意译词都包括传统上的意译词、仿译词、释义词、半音半意词、在音译词的基础上添加本族语素的词。在汉语中,由于使用表意文字来记录语言,它的意译词还包括用意化的方式从英语中借入的词,主要有象译词、谐音表意词、混合词和添加表意的标识符号的词。 汉语中的象译词与中国传统的直观思维方式有关,谐音表意词与传统的意象性思维方式有关,混合词和添加表意的标识符号的词则和中国传统的“调和持中”思想有关。 本文的第三部分,描述了汉语中意译词的语音“意化”。对于意译词中的音译部分,由于英汉两种语音系统的差异,汉语也是按照自己的语音系统对其进行了改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一种“意化”。这种“意化”的方式主要有:1增加声调,2近音对应,3改变音节。 本文的第四部分,总结了意化方式的影响。汉民族习惯了意化的方式,很多开始采用音译方式借入的词,在使用的过程中慢慢选择了意译的方式。有些词汉民族在关注其语音对应的同时,也注意其意义的呈现,谐音表意。采用意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