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东沂沭泗流域(沂蒙山区)是淮河流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长期以来水土流失的发生和发展,造成土地切割破碎、石漠化面积扩张、自然植被退化、生物多样性破坏、土地质量下降、水资源耗损、生态系统功能衰减、洪涝旱灾害频繁等,形成了特殊的侵蚀环境。水土流失的广泛分布加剧了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矛盾,高密度人口为了生存和发展,造成了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经营。研究沂蒙山区侵蚀环境特征并进行水土保持生态功能评价,对控制水土流失、建设良好生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GIS 以其直观、形象、高效的工作方式,多样化的信息来源和强大的处理空间数据的能力,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水土保持以及生态功能区划等领域。近年来,在水土保持工作中,越来越注意到计算机和GIS 的应用带来的巨大效率,特别在土壤侵蚀调查及评价应用实例较多。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土壤侵蚀遥感调查、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信息系统建立、生态功能区划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大大节约了经费开支,提高了劳动效率,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本文通过搜集国内外有关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方面的资料,结合沂蒙山区的特点,建立水土保持生态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通过模型对沂蒙山区水土保持生态功能进行客观评价,合理划定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界定区域生态功能,探讨区域防治水土流失、建设良好生态的战略。首先,明确山东沂沭泗流域的范围,简述该区域的自然地理状况和社会经济状况,分析研究区土壤侵蚀现状以及当前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其次,根据科学、实用、定量等原则确定影响土壤侵蚀敏感性的各个因子,单独分析降雨侵蚀力、土壤可蚀性、坡度、植被覆盖因子对土壤侵蚀敏感性的影响并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区土壤侵蚀敏感性;参照《生态功能区划技术暂行规程》,对研究区进行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包括植被生产有机物功能评价、固定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功能评价、涵养水源功能评价和保持土壤功能评价。最后,划分研究区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分区。依据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划的指导思想和分区原则,具体拟定山东沂沭泗流域的区划依据,基于空间自然地理特征、土壤侵蚀敏感性空间离散分异规律以及生态服务功能类型分布制定研究区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划方案。在此基础上,概述生态功能分区,包括对每个分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气候特征的描述,典型的生态系统类型,存在的或潜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主要生态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