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针刺对脑梗死后下肢痉挛患者体能的影响,探讨针刺分布于膀胱经腰骶及下肢部腧穴对脑梗死后下肢痉挛患者痉挛程度及平衡能力的影响,以期为脑梗死后下肢痉挛患者的康复提供更多有效的针刺方案。
方法: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脑梗死后下肢痉挛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内科常规治疗及必要的康复治疗。治疗组接受膀胱经协同针刺方案,对照组接受中风偏瘫肢体常规针刺方案。两组均治疗4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应用临床痉挛指数评价量表(CSI)、Berg平衡量表、Brunel平衡量表以及SPPB简易体能状况量表对患者的临床痉挛指数、平衡功能以及体能状况进行评估。根据治疗前后评估结果,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组内疗效差异以及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组间疗效差异。
结果:
1.本次研究共43例患者入组,治疗组22例,对照组21例,入组时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一般资料、临床量表评分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2.临床痉挛指数评价量表(CSI):两组治疗后组内比较,治疗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p>0.05无明显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Berg平衡量表:两组治疗后组内比较,治疗组p<0.05,对照组p<0.05,其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p>0.05无明显统计学意义。
4.Brunel平衡量表:两组治疗后组内比较,治疗组p<0.05,对照组p<0.05,其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p>0.05无明显统计学意义。
5.SPPB简易体能状况量表:两组治疗后组内比较,治疗组p<0.05,对照组p<0.05,其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p>0.05无明显统计学意义。
结论:
针刺对脑梗死后下肢痉挛患者的运动康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膀胱经协同针刺法是以经络腧穴学理论依据为基础,结合解剖学、现代康复学并根据脑卒中下肢痉挛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选经取穴,以针刺的方法外疏经络,内调脏腑,加强局部与整体的关联。该针刺方案较对照组针刺方案增加膀胱经分布于腰骶部及下肢部的腧穴,这部分腧穴分别分布于下肢拮抗肌肌群的神经支配处或直接分布于下肢拮抗肌肌群上,对脑梗死后下肢痉挛患者的平衡及体能恢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尤其是痉挛状态的改善,有利于脑梗死后运动障碍患者的进一步康复。本研究针刺方案多选取分布于痉挛侧下肢腧穴为主,临床研究过程未发生不良事件,安全性良好。因而膀胱经协同针刺法对脑梗死后下肢痉挛患者的运动康复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推广意义。
方法: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脑梗死后下肢痉挛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内科常规治疗及必要的康复治疗。治疗组接受膀胱经协同针刺方案,对照组接受中风偏瘫肢体常规针刺方案。两组均治疗4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应用临床痉挛指数评价量表(CSI)、Berg平衡量表、Brunel平衡量表以及SPPB简易体能状况量表对患者的临床痉挛指数、平衡功能以及体能状况进行评估。根据治疗前后评估结果,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组内疗效差异以及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组间疗效差异。
结果:
1.本次研究共43例患者入组,治疗组22例,对照组21例,入组时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一般资料、临床量表评分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2.临床痉挛指数评价量表(CSI):两组治疗后组内比较,治疗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p>0.05无明显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Berg平衡量表:两组治疗后组内比较,治疗组p<0.05,对照组p<0.05,其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p>0.05无明显统计学意义。
4.Brunel平衡量表:两组治疗后组内比较,治疗组p<0.05,对照组p<0.05,其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p>0.05无明显统计学意义。
5.SPPB简易体能状况量表:两组治疗后组内比较,治疗组p<0.05,对照组p<0.05,其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p>0.05无明显统计学意义。
结论:
针刺对脑梗死后下肢痉挛患者的运动康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膀胱经协同针刺法是以经络腧穴学理论依据为基础,结合解剖学、现代康复学并根据脑卒中下肢痉挛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选经取穴,以针刺的方法外疏经络,内调脏腑,加强局部与整体的关联。该针刺方案较对照组针刺方案增加膀胱经分布于腰骶部及下肢部的腧穴,这部分腧穴分别分布于下肢拮抗肌肌群的神经支配处或直接分布于下肢拮抗肌肌群上,对脑梗死后下肢痉挛患者的平衡及体能恢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尤其是痉挛状态的改善,有利于脑梗死后运动障碍患者的进一步康复。本研究针刺方案多选取分布于痉挛侧下肢腧穴为主,临床研究过程未发生不良事件,安全性良好。因而膀胱经协同针刺法对脑梗死后下肢痉挛患者的运动康复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推广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