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氨酸在茶叶烘焙香气形成中的作用及机理

来源 :安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p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茶叶香气是茶叶的灵魂,关乎茶叶风味品质的优劣,影响消费者喜好度及选择性。茶叶香气的产生,多源于不具香前体分子在茶叶加工过程中一系列的物理、生化反应产香。茶氨酸,作为茶叶中含量最高的非蛋白源氨基酸,具有重要的健康功效,是茶汤鲜爽味的主要物质来源,但其是否能贡献茶叶香气及相关生成机理,未见报道。本研究以水仙乌龙茶(岩茶)、黄大茶为实验原料,对其挥发性成分及香气性能进行解析,辅以加工过程中总糖及茶氨酸的检测分析,探讨及验证茶氨酸对茶叶香气生成的作用,并对生成机理进行了探索,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水蒸气蒸馏、固相微萃取及顶空萃取三种方法从体香、茶汤香气及干茶香气层面分析水仙乌龙茶挥发性成分,结合水蒸气蒸馏法进一步明确挥发性成分在水仙乌龙茶加工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水仙乌龙茶香气主要由杂环化合物、芳香族类化合物及萜烯、醇类物质组成。新生成的杂环化合物,多具有吡嗪、吡咯结构,数量在加工过程中增多。而多糖与茶氨酸含量在足火过程中显著降低,推测羰氨反应可能是导致其含量骤减的原因之一,暗示茶氨酸参与热反应并有助于含氮化合物的形成。2)利用感官评价、电子鼻技术及气相嗅辨仪嗅闻技术,多维解析水仙乌龙茶及其加工过程的香气性能。焦糖香、坚果香及花香是水仙乌龙茶的主体香调,氮氧化物、芳香族类及含甲基或乙基结构的化合物是加工过程香气性能差异的物质基础,同时气相嗅辨仪嗅闻揭示氮氧化物多具烘焙、坚果或焦苦风味,强度较高,是水仙乌龙茶的可能致香成分,此类化合物的形成多源于热反应。水仙乌龙茶香气性能的解构与挥发性成分组成分析的结果相吻合,进一步暗示茶氨酸可能通过热反应形成此类挥发性成分。3)D-葡萄糖及L-茶氨酸的体外加热模拟实验证实茶氨酸能够通过斯特勒克降解方式生成挥发性成分。水仙乌龙茶加工过程中新生成的含氮杂环化合物,甲基吡嗪及2,5-二甲基吡嗪,由茶氨酸参与形成,且茶氨酸添加实验也进一步验证了茶氨酸在2,5-二甲基吡嗪形成中的作用。4)L-茶氨酸在120℃及更高温度(130℃)的模拟实验中证实茶氨酸可单独作为香气前体分子,生成对茶叶香气有贡献的N-乙基甲酰胺,N-乙基乙酰胺及N-乙基琥珀酰胺等挥发性成分。茶氨酸作为香气前体分子生成的2,5-二甲基吡嗪及酰胺类成分在具有焙火工序的黄大茶香气中也进一步得到了验证,并对其生成机理进行推测。茶氨酸在茶叶烘焙香气形成中的作用及机理解析为茶叶加工工艺的优化及香气品质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拓宽和延展了茶氨酸除鲜爽味之外的新的研究视角。茶叶香气性能的解构为茶叶加工、茶香精的调配、茶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其他文献
目的:荆门蜱病毒(JMTV)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荆门病毒,其基因组包含四个基因节段,两个非结构蛋白基因与不分节段的黄病毒具有同源性,而两个结构蛋白基因至今没有找到同源的病毒。
目的:四肢创伤性骨感染是常见的并发症。目前,中国地区有关四肢创伤性骨感染的临床流行病学数据仅依靠单中心报道,尚无综合性研究可提供完整数据;我们拟通过分析中国多家医疗
本文以明清佛教戒律思想为中心论述六大问题,即思想概说、宗学并进、大小同归、禅教释律、兼修净密、现实圆融等,主要讨论明清丛林改革及文化嬗变视阈下律宗的发展及佛教戒律
含氧杂环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环加成反应是构建含氧杂环化合物高效简洁的方法。乙烯基碳酸乙烯酯是构建多元含氧杂环化合物的重要前体化
SiC是性能优越的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传统合成方法高耗能、高污染,无法满足高端产品需求。论文采用微波加热技术,具有加热速率快、环保节能等优点,选用不同碳源材料,探索合成
骨化三醇(Calcitriol,1,25-dihydroxyvitamin D3)是维生素 D(VD)经过体内代谢后产生的生物活性最强的分子,该活化过程包括在肝脏和肾脏进行的两次羟基化修饰。骨化三醇的主要
传统中药淫羊藿用于促进生殖健康已有悠久的历史。草药淫羊藿常被用于治疗内分泌紊乱、性冷淡、不育、老龄功能障碍、性腺机能障碍、雄性阳痿以及改善雌性健康。淫羊藿也被用
实验目的:角蛋白-14阳性(KRT14+)上皮细胞是唾液腺发育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群前体细胞,在成体唾液腺中也仍存有部分KRT14+前体细胞以维持唾液腺导管稳态及损伤后唾液腺导管再
目的:研究优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即提纯其中的多系分化持续应激(Muse)细胞和用血红素加氧酶-1(HO-1)进行修饰,对受损的肠上皮细胞(IECs)的保护效果,并对其分子机
季节性流感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与公共卫生安全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由流感病毒引起,主要分为甲、乙、丙、丁四个亚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是导致季节性流感的主要因素,多次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