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KI缺失的巨噬细胞在炎性肠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的探究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qk1981f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炎性肠病(IBD)是一种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在内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发生IBD后,患者常出现腹泻、腹痛、肠梗阻、粘液便,甚至是血便等临床症状。通常患者可使用5-氨基水杨酸(5-ASAs)、糖皮质激素、免疫调节剂和免疫抑制剂类的药物缓解IBD急性期的症状,但这些药物无法从根本上治疗IBD。伴随着病情的反复发作以及患者耐药性的产生,IBD的治疗也越来越困难。迁延不愈的IBD可能会导致肠纤维化,肠穿孔,结直肠癌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IBD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大多以高危致病因素对其进行解释,其中以遗传因素、免疫调节因素以及肠道菌群研究较为广泛。巨噬细胞是固有免疫的重要成员之一,在肠道免疫中发挥免疫监视、免疫信号传递以及吞噬病原菌的作用。近年来,伴随着对IBD免疫调节过程研究的深入,发现巨噬细胞在IBD的发病及疾病进展中扮演重要角色。QKI是一种调控RNA转录翻译及其稳定性的RNA结合蛋白。QKI可以影响人单核-巨噬细胞的分化过程,且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在小鼠脓毒症模型中,QKI分子可通过对芳香烃受体(Ahr)转录翻译的调控影响巨噬细胞的极化过程。因此,我们假设,QKI是否可以通过影响巨噬细胞的功能最终影响IBD的发生发展?【研究目的】本研究拟通过对IBD患者及DSS诱导的模型小鼠结肠巨噬细胞QKI分子表达水平的检测,分析QKI与IBD可能的相关性;建立DSS诱导的IBD模型,比较髓系条件敲除QKI小鼠与对照小鼠表型差异,明确髓系QKI分子缺失对IBD发生发展的影响,同时进一步探索关键分子机制并发现逆转表型的干预方法,丰富IBD的病理机制,为疾病治疗提供新的靶点。【研究方法】1.获取UC及CD患者结肠炎症部位及邻近正常组织切片,检测QKI在结肠巨噬细胞内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IBD模型小鼠结肠巨噬细胞内QKI分子的表达量;2.构建髓系条件性敲除QKI小鼠(Lys M-Cre QKIfl/fl,KO)及对照小鼠(QKIfl/fl,WT)IBD模型(WT-DSS,KO-DSS),每日监测小鼠体重,观察并收集小鼠粪便;3.通过灌胃WT-DSS和KO-DSS小鼠FITC标记的葡聚糖检测肠道通透性;处死后测量小鼠结肠长度并使用PAS染色、免疫印迹及免疫组化染色等方法检测造模小鼠结肠组织中肠道连接蛋白及相关分泌蛋白的表达量;4.流式细胞术检测WT-DSS及KO-DSS小鼠结肠组织中不同巨噬细胞及T细胞亚型的比例;5.使用免疫组化染色以及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WT-DSS和KO-DSS小鼠结肠i NOS、ROS的表达水平,并使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干涉QKI的RAW264.7细胞(sh QKI5)和对照细胞(sh NC)中氧化应激通路相关分子的表达情况;6.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RNA-FISH和RIP等方法检测QKI与Keap1 m RNA的结合情况,并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及核质分离后的免疫印迹实验检测KEAP1蛋白在sh NC和sh QKI5细胞胞浆胞核的分布表达情况;7.使用NRF2的激动剂BHA(5 m M)处理LPS刺激后的sh NC和sh QKI5细胞,免疫荧光及免疫印迹检测细胞NRF2表达水平及下游抗氧化应激相关蛋白m RNA的表达情况,同时荧光探针检测细胞ROS的表达量;使用BHA(20 mg/kg)干预WT-DSS及KO-DSS小鼠,观察小鼠IBD表型的变化;8.定植WT-DSS和KO-DSS小鼠粪便来源的肠道菌群至抗生素处理后的C57BL/6J小鼠,观察移植的肠道菌群在DSS诱导C57小鼠IBD模型过程中的作用;同时使用菌群与小鼠小肠上皮细胞MODE-K共培养,检测ROS的分泌及相关炎症因子、肠道连接蛋白和分泌蛋白m RNA的表达情况;9.通过16s测序,对WT-DSS和KO-DSS小鼠粪便来源的肠道菌群结构及比例进行检测;【研究结果】1.免疫荧光染色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IBD患者及IBD模型小鼠结肠巨噬细胞内QKI分子高表达;2.KO-DSS小鼠肠炎表型比对照小鼠WT-DSS更为严重,主要表现在体重持续下降,结肠缩短严重,粘液分泌显著减少,肠道连接蛋白表达量下调以及肠道通透性显著升高;3.相比于WT-DSS小鼠,KO-DSS小鼠结肠组织中总的巨噬细胞比例增加,其中M1型巨噬细胞显著增加,M2型降低,组织驻留型巨噬细胞未发现显著变化;Th1细胞比例稍有升高,Th17,Treg和Tc细胞的比例无显著差异;4.相比于WT-DSS小鼠,KO-DSS小鼠结肠组织i NOS和ROS表达较高;LPS刺激下,相比于sh NC细胞,sh QKI5细胞NOX2、KEAP1高表达,NRF2及NRF2调控的下游抗氧化应激相关分子低表达;5.QKI可与Keap1 m RNA特异性结合,QKI缺失时,Keap1 m RNA表达显著升高,出核比例增多,同时胞浆中的NRF2表达下调;6.体外实验,BHA可一定程度恢复LPS刺激后sh QKI5细胞中NRF2及NRF2调控下游抗氧化应激分子的表达,同时可降低sh QKI5细胞过高的ROS分泌;体内实验,BHA可一定程度上缓解KO-DSS组小鼠更严重的IBD表型;7.FMT实验发现单纯的KO-DSS小鼠粪便来源的肠道菌群转移可导致C57小鼠体重下降,同时该组再进行DSS造模时的肠炎表型也更为严重;8.相比于WT-DSS,KO-DSS粪便来源的肠道菌群可使MODE-K细胞ROS分泌增加,同时肠道连接蛋白和粘液蛋白m RNA表达下调;9.16s菌群测序结果显示,KO-DSS小鼠粪便来源的肠道菌群相较于WT-DSS小鼠粪便来源的肠道菌群结构发生较大改变;【结论】1.系统性的证实了巨噬细胞内QKI分子与IBD发生发展相关,QKI缺失,可使IBD模型小鼠疾病表型加重;2.关键分子机制研究发现QKI缺失可上调Keap1 m RNA表达进而使NRF2在胞浆的表达量下降,最终导致巨噬细胞抗氧化应激能力下调,使敲除小鼠表现出更为严重的结肠炎表型;同时,发现NRF2的激动剂BHA可一定程度上缓解KO-DSS组小鼠IBD表型,验证了NRF2-KEAP1通路在QKI调控巨噬细胞功能中的关键作用;3.QKI缺失可使IBD造模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发生变化,异常的肠道菌群参与介导KO-DSS小鼠IBD的发生发展;
其他文献
背景:胶质瘤(Glioma)是最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异柠檬酸脱氢酶(Isocitrate dehydrogenase,IDH)突变是胶质瘤最重要的遗传学改变,存在于70%~90%的II-III级胶质瘤和继发性胶质母细胞瘤(Secondary glioblastoma)。研究认为,突变型IDH产生的D-2羟基戊二酸(D-2-Hydroxyglutarate,D-2HG)是一种癌代谢物,可以导致表观遗
学位
研究背景根据《中华医学百科全书》对热射病的分类定义指出,劳力性热射病(exertional heat stroke,EHS),是指在炎热潮湿的环境中剧烈运动而引起的严重中暑,区别于非劳力性热射病(classic heat stroke,CHS),多发生在健康、年轻个体。以体温急剧升高,多器官功能不全为主要表现,起病急骤,病死率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热射病免疫紊乱由肠道损伤引起,贯穿整个疾病过程,是
学位
【研究背景】围术期神经认知紊乱(Perioperative Neurocognitive Disorders,PND)是对围术期认知功能改变、损伤的统称,是患者术后长期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加重社会医疗和家庭经济负担。由于PND的发病机理不清,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PND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难题之一。随着医疗、科技水平提高,中国已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越来越多的人会在一生中经历多次手术
学位
【研究背景】脑电图电发作(Electrographic seizures,ESz)是急性脑炎(Acute encephalitis,AE)患者常见的一种临床特征,可导致神经功能缺损加重、引起慢性癫痫形成。ESz可分为电临床发作(伴临床发作)和仅电发作(不伴临床发作)两种模式,且多数ESz表现为仅电发作模式,其临床表现不典型,极易漏诊。因此,早期识别AE患者ESz的危险因素,探索ESz与临床预后的关
学位
【背景】m6A修饰是真核细胞mRNA最常见的转录后修饰之一,这个过程通常是:书写酶调节了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信使RNA的m6A修饰,随后阅读酶识别并进一步调节基因的表达;同时,擦除酶将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mRNA中m6A擦去,使阅读酶不能发挥其基于m6A修饰的分子生物学作用,从而达到调节癌基因或抑癌基因表达的目的。总之,m6A修饰系统中的书写酶、擦除酶和阅读酶共同动态调节m6A修饰水平,其可影响着mR
学位
研究背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的统计,2016年全球逾38%的成年人口超重或肥胖,而预计到2030年,全球超重或肥胖成年人占比将超过57.8%,且发展中国家的上升比例更大。肥胖能够显著增加患高血压、心肌梗死、卒中、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目前,肥胖及其相关心血管疾病已经呈现出全球大流行的趋势,这将给全人类、全社会的发展带来巨大挑战。健康成年心脏
学位
输血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治疗手段,然而当患者输入不相容的红细胞(RBC)或大量不相容的血浆时,会引发溶血性输血反应(HTRs),包括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与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AHTRs)在输血开始后24小时内发生,一旦发生AHTR,就会产生大量的血红素(HEME),当触珠蛋白和血红素加氧酶处理血红素的能力饱和后,机体不再能结合并清除血红素时,过多的血红素会导致器官的损害,如心、肺、
学位
背景: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和病死率高,严重影响人类健康与生命。迄今,CRC的临床治疗中尚缺少有效的手段,干预药物的研发依然缺乏有效的靶标。因此,系统揭示CRC的发病机制、寻找药物干预的有效靶标一直是本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经典瞬时受体电位通道(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anonical,TR
学位
研究目的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目前尚无治愈方法,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在脊髓损伤的病理过程中,原发性损伤对脊髓神经结构的伤害难以逆转,因此,减轻继发性损伤是目前治疗SCI的关键。现有的大量研究表明:损伤区持续的免疫炎症反应是影响损伤脊髓修复和再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脊髓区巨噬细胞作为重要的免疫炎性细胞,在调控免疫炎性反应、参与脊髓损伤与修复中发挥重
学位
研究背景细胞分化(Cell differentiation)是由于基因表达状态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细胞表型改变及细胞功能特化的生物学过程。从组织水平来看,结直肠组织分化是大肠组织从高分化潜能向低分化潜能转变、从不成熟的发育状态向成熟状态转变的过程。而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的分化则是肿瘤组织从异常分化的不成熟状态向成熟状态转换的过程。结直肠癌分化与细胞间的粘附连接发生改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