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牛的发情周期按卵巢状态分为两个时期,卵泡期和黄体期,生殖内分泌调节着发情周期的过程,导致卵泡形成、成熟、排鸾及黄体形成等一系列的变化,同时,卵巢产生的类固醇激素等对副性器官作用,使生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完成相应的生理功能,如,卵子成熟、受精、着床及妊娠的。雌激素、孕酮在发情周期或妊娠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故本实验以不同生理状态牛的生殖器官为研究对象,探讨雌激素、孕酮在发情周期激素受体的大致分布变化,为充实繁殖理论和提高繁殖率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同时,制备体外培养输卵管细胞,为进一步研究牛的生殖生理提供体外细胞研究素材。试验分为两部分:一是分别选取4头卵巢上有明显卵泡的卵泡期母牛和黄体期母牛的生殖器官冷冻保存。实验3个部位(卵巢、输卵管、子宫体)的横切取样,利用RT-PCR的方法,检测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的分布变化,为进一步研究发情周期过程中,激素的作用变化提供依据;二是分离输卵管上皮细胞,鉴定后进行培养和冷冻保存,建立输卵管上皮细胞库,为今后输卵管体外生殖生理研究储备材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ERα、ER β和PR分布依生殖系统部位不同:在卵泡期,ERα、ER β和PR在卵巢中最高,其次是输卵管,子宫含量最低(P<0.05)。在黄体期,子宫中ER a最高,其次是输卵管,卵巢含量最低(P<0.05);输卵管中ER β最高,其次是卵巢,子宫含量最低(P<0.05);PR表达量卵巢最高,输卵管其次,子宫最低,差异显著(P<0.05)。2、ERα、ER β和PR生理状态不同处于动态的变化中。卵泡期卵巢、输卵管的ER a明显高于黄体期(P<0.05),而在子宫中,两个时期中ER a没有变化(P>0.05);卵巢ER β含量卵泡期明显高于黄体期,在子宫中的表达量黄体期却高于卵泡期(P<0.05)而在输卵管中的含量无差异(P>0.05);PR在在卵巢、输卵管的含量卵泡期高于黄体期(P<0.05),在子宫中,卵泡期和黄体期的含量没有变化(P>0.05)。3、各不同生理状态和部位,Erα的表达量显著高于Erβ的表达量,即:Er a型为主要雌激素受体。4、建立了输卵管上皮细胞库,细胞纯度90%以上,冷冻保存解冻后活率在78%以上。输卵管上皮细胞初次培养贴壁速度较慢,悬浮时间为5-7天,容易成团存在。上皮细胞贴壁后先形成细胞集落,一周时间可铺满瓶底。第二代以后贴壁时间缩短为1-1.5天时间,可传7代,第二代以后随着传代数的增加,传代代次间隔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