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古今医学理论对糖尿病足治疗的认识以及学术文献的研究为基础,对糖尿病足的病因进行了探讨,对其发病机制作了深入的研究。本文在中医络病学理论为指导,依据糖尿病足中医辨证论治,通过临床观察顾步汤加减对气阴两虚夹热毒型糖尿病足溃疡创面的治疗作用,客观评价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推广顾步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足提供可行性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7年12月就诊于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代谢疾病科疗区及门诊的患者中,从中选择60例符合本研究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0例为治疗组,30例为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生理盐水、碘伏棉球清创,换药后纱布包扎,日1次,同时联合口服中药顾步汤加减,每次150ml,每日2次,早晚饭后温服。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碘伏棉球清创,换药后纱布包扎,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28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创面面积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并用数码相机记录下患者治疗前后的溃疡面变化情况,通过Image j分析软件,计算出创面的面积,所得数据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经一个疗程临床观察后,治疗组显效为19例,有效为6例,无效为5例,总有效率为83.33%;而对照组显效为6例,有效为15例,无效为9例,总有效为70.00%。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无论是对照组还是治疗组,经治疗后,患者溃疡面的愈合有了明显的提高,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后愈合率与治疗前的愈合率,结果为P<0.05,均有明显差异,相比对照组,治疗组的疗效明显更佳,两组的差异为P<0.05,有显著性意义。治疗后创面缩小率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治疗前后溃疡面积均缩小,治疗组创面缩小率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比较:治疗组患者症状均改善明显(P<0.05),对照组足部溃疡,肉芽浅淡,生长缓慢,神疲乏力,面色微黄,患足局部红肿、灼热,少气懒言,口渴欲饮,纳少与治疗前相比,改善结果为P<0.05,其余情况则无明显的改善。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对比结果为P<0.05,治疗组的优势明显。疗后治疗组临床治愈17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3例,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临床治愈1例,显效3例,有效18例,无效8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相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本研究共筛选60例糖尿病足(气阴两虚夹热毒证)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明显治疗组给予顾步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足(气阴两虚夹热毒证)疗效确切,对糖尿病足溃疡的愈合有良好的疗效,创面缩小率明显提高,在改善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无明显不良反应。两组相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说明顾步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肯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好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及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