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入晋以后,吴地文学、学术井喷式发展,那是得益于三国时期孙吴文学的多年积淀。但与曹魏文学相比,三国时期的孙吴文学就显得暗淡了许多,因此学界对其相关研究也较少有学者关注,导致研究著述甚微,研究成果寥寥无几。事实上,最初的孙吴地区无论是学风还是文风都趋于保守平实。但是随着汉末大乱,士人纷纷南迁避祸,带来人才的流动,继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和稳定,孙吴政权暂时的和平,带来了孙吴文学活动的兴起,文士交流的频繁。孙吴文学也在短短时间内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尤其是在四言诗、体物赋和应用散文等多个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与中原文学较为活络,且玄学渐兴不同,孙吴文学保留了浓郁的地域色彩。通过对其文学、学术相关成果,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等多个方面文献的梳理可以发现,孙吴文学值得我们以见微知著的精神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以期能够为三国文学的全面研究发展做一点努力。本论文除绪论外共有四章。绪论部分主要论述本论文的研究现状、选题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一章孙吴文学的概况从吴地文学的历史背景及源流如先秦时期的吴地、秦汉时期的吴地及孙吴时期的吴地为研究起点,进而对孙吴士人心态与议论之风进行分析。第二章孙吴文士构成及其文学活动主要从孙吴政权的文教建设,孙吴的文士构成及其文学活动,即主要是南北士人的交流及中原人物品评的波及方面论述。既而总结孙吴文学的学术传播具有普遍性和频繁性的特点。第三章孙吴文以本土文士,侨寓文士不同风格的文风进行分类研究,比较其异同,特别是对其后出现的江东文学集团核心人物陆机、陆云予以个案研究,进一步挖掘孙吴文的独特之处。第四章孙吴诗、赋以极具孙吴地域特色的四言诗与体物赋进行论述。希望本研究可以挖掘孙吴诗赋中浓郁的地域特色,寻找到吴地文学代际相传中的内在因素。且成文可以为孙吴文学、文化研究提供一定的材料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