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深埋隧洞软岩变形的初步研究

来源 :河海大学 |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first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深埋引水隧洞为研究背景,首先对岩体力学进行了试验参数研究,得出本课题研究的控制性岩体力学参数;然后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与数值模拟相结合对软岩变形问题展开了较为深入地研究,并对软岩隧洞变形量的理论计算值和数值模拟值做了比较研究。具体研究成果如下: 1.在室内试验和现场测试资料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参数经验估算法,对软岩隧洞的控制性参数进行研究,给出了较为合理的控制性岩体物理力学参数,为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提供了可靠的参数依据。 2.对软岩隧洞工程围岩变形的主要影响因素、变形特点等进行分析,较全面的论述了深埋隧洞软岩变形机理。然后将西线工程软岩隧洞问题简化为平面应变问题来考虑,结合岩体力学参数,应用弹塑性理论进行围岩稳定性的计算,并通过对埋深、洞径、粘聚力及内摩擦角等参数的敏感性分析,理论研究各因素对西线工程深埋引水隧洞围岩变形的影响。 3.数值模拟研究了西线工程深埋软岩隧洞开挖后围岩的应力、应变状态、变形大小以及塑性区的分布等非线性变形规律;在不同影响因素下,软岩的变形机理是不同的。本文通过岩体弹塑性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对岩石物理力学参数不同组合的多种方案计算和分析,得到各岩体物理力学参数对隧洞围岩变形影响程度,为工程设计和现场施工提供了较有价值的参考;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其变形规律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软岩变形机理的进一步分析:在软岩中开挖隧洞,由于岩体潜在应力的释放或岩体吸水膨胀,沿四周逐渐向隧洞内挤出。从数值模拟的结果来看,洞壁四周围岩首先由压应力引起剪胀破坏,随着剪胀破坏向围岩深处发展,将逐渐引起岩石裂隙扩张和体积膨胀,导致洞室周边岩层弯曲,并产生弯曲拉应力,致使隧洞岩层变形。 4.通过比较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得出的隧洞最大位移变形量,得出了如下结论:在相同假设条件,相同参数的情况下,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得出的最大径向位移量比较吻合。 本文以西线工程软岩段隧洞为研究对象,有明确的研究背景。研究表明,深埋隧洞软岩变形问题的研究在西线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其他文献
预应力组合网架是一种基于网架结构和预应力技术发展起来的由钢和钢筋混凝土组合而成的空间结构,多用于商场、学校等长时间处于人员密集状态的建筑物,若火灾中,在人员安全撤
日本Kobe地震后大量专家学者对钢框架节点进行了研究,深入了解高层钢结构在强震作用下的各种破坏形式。其中日本为改善强震作用对钢框架连接节点的影响提出了扩大翼缘式连接节
风荷载是建筑结构的重要荷载,合理的进行结构抗风设计,是保证结构安全的重要因素。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高层建筑和高耸结构朝着更高、更柔的方向发展,这使得建筑物的
地质雷达在地质工程探测中得以了广泛应用,近些年来地质雷达应用于隧道衬砌健康诊断的研究也在广泛开展,实际检测中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该文的研究工作主要是通过混凝土模
为了适应现代战争的需求,我军某研究部门研制开发了一种先进的装配式防护结构,该防护结构的基本构件采用了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钢板—钢筋骨架—聚氨酯泡沫复合夹层板,使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伴随而来的混凝土裂缝问题也一直是困扰工程技术人员的一大难题。本文主要对采用循环水冷却系统的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板
钢管混凝土拱桥是我国近年来大跨径拱桥普遍采用的一种新桥型。钢管混凝土结构是一种将钢材和混凝土两种材料协同互补的组合材料,具有承载力高、刚度大和经济效益好等特点。尤
近年来在中国建筑业钢结构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国家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钢产量的提高,给钢结构的发展和应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自改革开放以来,钢结构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宽,使用
浅埋洞室多属于强风化带,围岩一般破碎,而且通常夹有土层,覆盖层一般也比较薄,那么对于这种不利于土体成拱的条件下,怎样合理利用好各种施工方法,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降低工
结构的损伤往往引起重大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对结构进行损伤识别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对工程结构的损伤识别、定位以及结构剩余寿命评估是近年来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