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调查术前成年病人选择吸入诱导和静脉诱导的倾向性,比较七氟醚吸入诱导和异丙酚静脉诱导的临床特征和病人对麻醉诱导的满意度,为临床选择麻醉诱导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通过问卷调查150例拟全麻下行普通外科手术病人术前选择吸入诱导和静脉诱导的倾向性,然后将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8%的七氟醚多次自主深呼吸吸入诱导和2mg/kg的异丙酚静脉诱导。病人意识消失后复合使用咪达唑仑、芬太尼和维库溴胺行气管插管。比较两组病人的诱导时间、诱导时血流动力学和氧饱和度的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术后病人的满意度。结果:术前32例(21%)病人倾向选择吸入诱导,21例(14%)病人倾向选择静脉诱导,其余97例(65%)病人选择二者皆可。七氟醚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69.1±14.3s)长于异丙酚组(56.1±17.0s,P<0.05)。诱导期间两组病人血流动力学稳定,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两组病人的氧饱和度均未低于96%。术后两组病人对麻醉诱导的满意度均很高(七氟醚组VAS评分:9.6±0.9,异丙酚组:9.7±0.7,P>0.05)。97%的七氟醚组病人和98%的异丙酚组病人均愿意再次选择同样的诱导方法。结论:与异丙酚静脉诱导相同,七氟醚吸入诱导是病人能接受的麻醉诱导方法。复合使用咪达唑仑和芬太尼时,七氟醚诱导速度慢于异丙酚。七氟醚和异丙酚诱导均安全有效,血流动力学稳定,无严重不良反应。病人对两种麻醉诱导方法的满意度均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