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用风险是金融机构需要关注的最重要的风险之一。随着国内外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各项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以及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形成,我国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元素,是农村金融的核心和纽带,在服务“三农”、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和支持新农村建设领域发挥了不可忽视的关键作用。作为一类典型意义上的传统金融机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主要经营业务为基本存贷款业务,立足农村市场、业务范围不广、金融资产种类单一、内部管理基础较差等天然特性决定着其信用风险往往较高。随着近年来我国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化,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经历了由信用社向合作银行、商业银行的体制转变,资产规模明显增强,业务品种和信贷投放量也成膨胀式增长,随之而来的是信用风险逐步累积,所涉及的领域和风险管理的难度日益扩大。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对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格局下,现有的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已经难以适应该类机构稳健经营、健康发展的需要,信用风险管理日益成为当前我国快速发展中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面临的重要课题。如果信用风险无法得到有效控制,不仅会导致机构本身的经营危机,还会影响到当地农村经济甚至县域经济的发展。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首先从信用风险管理的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出发,阐述信用风险的定义、特点以及信用风险管理的定义和方法,并结合巴塞尔委员会对信用风险管理的要求加以研究。接着,以安徽省首家县级农村商业银行——肥西农村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肥西农村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总结出肥西农村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风险成因。此外,本文还选取美国、德国和日本三个国家,介绍国外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方面的先进方法,并从中得到对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启示。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肥西农村商业银行自身特点,提出优化其信用风险管理的的建议,构建出更为完善的适合肥西农村商业银行发展需要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本文选取肥西农村商业银行这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作为研究对象,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首先,肥西农村商业银行作为一家县级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信用风险是其不容忽视的问题,研究是有必要的。其次,肥西农村商业银行在合肥市县域的五家农村商业银行中的资产规模最大、资金实力最强、地理位置最特殊,但其内部管理及外部形象却未必是最佳的,而要再和合肥市区的合肥科技农村商业银行相比,它的综合实力又相对弱小,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特点使得研究看起来更有意义。最后,选择肥西农村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肥西县作为“全国百强县”之一,近年来的发展很快,作为服务县域的重要力量,当地的农村商业银行在这种大环境中是否受益、如何谋求快速发展以及与政府间的交流合作,都是引人关注的重要因素,研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