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菌“活的非可培养状态”(VBNC, viable but non-culturable)自20世纪80年代徐怀恕等人提出以来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沙门氏菌是一类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人们对其VBNC状态的研究比较多,并且在其VBNC状态的诱导,检测,致病性方面取得重要成果,但是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是,VBNC状态的细菌其生物学性质难以稳定存在,而且容易在研究过程中消失,使细菌转入真正的死亡期,致使研究者无法做更深入的研究。因此本研究突破常规,通过化学诱变的方法获得具有稳定遗传性状的沙门氏菌VBNC突变株,利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AFLP)和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DHPLC)相结合的方法确定突变位点,目的是获得具有稳定遗传性状的VBNC菌模型,为全面而深入的研究VBNC发生机制提供可能。本试验以鼠伤寒沙门氏菌标准株为研究对象,应用化学诱变剂亚硝基胍(NTG)、紫外线、以及NTG和紫外线联合对其进行突变体的诱导,然后将其疑似突变株放入低温(4℃)和寡营养(普通LB培养基)的试验室条件下,进行VBNC状态的诱导,并且利用平板计数和荧光显微镜对诱导菌株进行检测和观察,对进入VBNC状态的菌株进行复苏,然后进行生物化学鉴定。对采用不同条件诱导进入VBNC状态的菌株采用AFLP技术,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验证是否获得差异片段,最后通过DHPLC技术获得突变体。研究结果表明:鼠伤寒沙门氏菌标准株采用NTG,紫外线,以及NTG和紫外线的联合诱导筛选突变体的过程中,利用紫外线时,在设计的试验条件即紫外线的照射时间为10s,20s,30s,40s,50s,60s时均出现试验菌株的大量死亡,其致死率几乎达到100%,但是在采用不同剂量的NTG进行处理的时候,获得了理想的突变效果。当对照组平板上不生长,进入VBNC状态后,突变组仍有细菌在生长。应用AFLP和DHPLC对突变体进行分析时发现,当NTG用量在100μl,即当NTG浓度是1mg/ml时获得的突变特征最为明显,发现了明显的突变位点,说明应用AFLP和DHPLC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突变体是一项十分有效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