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从思想、理论、实践等多个方面,回顾了涉及“公平”概念的诸多经济学、政治学、哲学理论,运用一般均衡理论、博弈论、演化博弈论和实验经济学等工具,重新界定了“公平”这个重要的经济伦理学概念,并且将其运用于对中国现实经济的判断。公平是个复杂的概念,与正义、平等这两种价值皆有细微差别,不可随意混淆。经济平等是公平的重要内涵之一,除此之外,公平还涉及社会平等、法律平等之类更复杂的问题。这些问题与经济平等有着密切联系,很难严格区分。但同时,公平还是一种内心的体验,涉及个人的偏好与信息,不止是外在可见的平等。在过去的研究中,我们往往以简单的经济平等代替外在的公平,更是严重地忽略了内心对于公平的感受。本文试图综合以上诸多方面的因素,寻求一种相对一致、完善的公平理论。本文首先回顾了古代到当代关于公平的思想史历程,指出古今之间的巨大差异。罗尔斯(Rawls)的《正义论》发表之后,当代学界重新掀起讨论公平问题的热潮。各个学科、各个学派都从不同角度加以阐释,丰富了我们对于公平的理解,但也衍生出无数的分歧。基于个人主义的立场,相当一部分学者都认同,“免于嫉妒”是评价社会公平的一项重要标准,个人主观能动的选择与交换是保障公平最有力的条件。本文先从“免于嫉妒”的福利经济学思想入手,给出一种公平的分配制度,并且论证效率与公平这两种目标取向之间不存在本质差别。另有学者认为,在个体具备一定基本保障的前提下,讨价还价所得出的分配方案与一般理解的公平价值相一致。我们也尝试遵循这条思路,研究达致公平的具体路径以及长期博弈演化的结果。本文以经典的讨价还价模型,结合演化博弈论和实验经济学的最新进展,构建出以讨价还价方法达致公平目标的模型。影响最大、分歧最大的追求公平分配的方案,当属功利主义研究进路。罗尔斯的契约论,德沃金的资源平等的方法,森的能力平等的方法,以及海萨尼(J.Harsanyi)的准则功利主义方法,都从经典功利主义中衍生出来。本文综述比较了以上诸派理论,揭示出功利主义研究公平问题的内在困境,也指出了未来研究的可能方向。在前面几种理论论证的基础上,我们将其应用于中国现实经济,检验各种现实中阻碍市场效率、导致经济不公的因素。通过我们的模型,可以将这些要素分门别类,归纳出它们导致经济不公的具体原因及解决办法。除此以外,还有一些最新的研究,都倾向于认为公平的认识问题,也是一个心理问题。因此本文尝试以实验经济学的一些经典实验为基础,结合演化心理学的最新进展,从心理角度探究公平的可能方法。本文最后是一个简要的总结,归纳了现有公平理论认识上的误差,展望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