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研究目的观察温肾健脾、祛毒活血法治疗早期DN的临床疗效、对肾功能保护作用以及对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二、研究内容与方法1.临床研究将符合西医早期DN诊断标准且中医辨证符合脾肾阳虚证、气虚血瘀证者58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2和对照组26例,两组均采取相同的基础治疗,包括糖尿病健康教育、糖尿病饮食、控制血压、血糖。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加服福辛普利(蒙诺)5~10mg,po,q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温肾健脾、祛毒活血法中药,水煎服,每日1剂,以1个月为一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早期DN及中医证候疗效,检测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P2hBG),血脂,24小时尿蛋白排泄量(UAE),测定血清IL-6、TNF-α等指标进行比较。2.实验研究将SPF级雄性SD大鼠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STZ(剂量为60mg/kg)建立早期DN模型。将模型成功的糖尿病大鼠随机分组与正常组共4组: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中药组按生药20g/kg·d灌胃,西药组以福辛普利4mg/kg·d灌胃,正常组及模型组均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实验时间为6周。观察各组大鼠治疗后一般状态、肾重/体重比、血糖、24h尿微量白蛋白、TG、TC、SCr、BUN变化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IL-6、TNF-α水平;光镜下观察肾组织形态变化;电镜下观察肾组织超微结构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肾脏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表达情况。三、研究结果1.临床研究观察到在血糖控制的基础上,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1.5%(P<0.05)。两组均能减轻早期DN患者症状积分、降低FBG、P2hBG、24hUAE及改善血脂各项指标;治疗组在改善早期DN患者临床症状、降低24UAE及改善血脂各项指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且能降低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P<0.05或P<0.01),对照组炎症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不明显。未发现任何毒副作用。2.模型组大鼠明显消瘦,饮水较多,小便多,大便溏,精神萎靡,反映迟钝,毛竖无光泽,动作迟缓。肾组织切片,模型组可见多数肾小球体积不同程度增大,肾小球毛细血管腔扩张,可见红细胞淤积,炎症细胞浸润,肾小球系膜区扩张,基底膜不同程度增厚,未见明显的肾小球硬化。3.与正常组相比,模型大鼠体重明显减轻(P<0.01),肾重指数、血糖、24小时尿量、UAE、TG、TC以及STZ大鼠血清炎症标志物IL-6及TNF-α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经治疗后中药、西药组24小时尿量、UAE均有减轻(P<0.05或P<0.01),中药组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或P<0.01)。治疗后中药组血糖、TG、TC较模型组下降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西药组则无明显变化(P>0.05),表明中药具有一定的降低血糖、调节血脂的作用。各组大鼠SCr、BUN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此外,中药组IL-6及TNF-α较模型组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西药组IL-6及TNF-α无明显变化。4.肾脏免疫组化示模型组大鼠肾组织TGF-β1表达明显增强,以肾小管及肾小球较为明显,西药组及中药组肾组织TGF-β1表达与模型组相比,程度明显减轻。半定量积分示:早期DN肾组织中TGF-β1表达与正常组比较明显增加(P<0.01);经治疗后中药组有明显抑制肾组织TGF-β1的表达作用(P<0.01),并优于西药组(P<0.05)。四、结论1.阳气易虚,阳虚亦可致消;脾肾阳(气)虚是早期DN的发病基础,内生邪毒是早期DN的重要因素,早期DN病机为脾肾阳(气)虚,邪毒内阻,故以温肾健脾、祛毒活血为早期DN基本治法。2.温肾健脾、祛毒活血法中药复方可减轻早期DN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尿微量白蛋白,具有较好的治疗保护作用。3.温肾健脾、祛毒活血法中药复方对早期DN大鼠具有一定降低血糖、改善血脂代谢紊乱、降低尿微量白蛋白的作用;并可减轻DN大鼠肾组织病理损害伤,抑制肾脏肥大,系膜增生及肾小球基底膜增厚;明显抑制肾组织TGF-β1的高表达,具有一定的保护肾功能的作用。4.温肾健脾、祛毒活血中药复方能显著下调血清IL-6、TNF-α水平,其治疗早期DN的作用机理可能与调节炎症因子的产生、抑制炎症反应过程有关,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对机体进行全面的调节,阻断炎症因子TNF-α、IL-6及其受体等,抑制炎症反应,从而调节多种生长因子及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纠正内皮功能紊乱,并抑制肾小球系膜的增殖和细胞外基质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