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湿地是地球上三类最重要的生态系统(森林、海洋和湿地)之一。湿地由于具有广泛食物链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被称为“生物超市”。它为许多动植物提供了独特的生境,因此在自然景观保育中具有重要作用。湿地因其对自然和人类产生的水和废弃物具有天然接收器的作用而被称之为“地球之肾”;湿地还具有稳定水源供给,改变洪涝和干旱状况,净化水质,保护海岸线和调节地下水水位等功能。 通过把旅游和湿地的保护结合起来,一方面既能达到保护湿地、利用湿地的目的;另一方面也能促进旅游的发展,满足人们向往自然、亲近自然的的旅游需求。本文在借鉴国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的成果与经验以及生态学、环境心理学、景观规划学等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结合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和发展的实际情况,以齐哈玛湿地为例,探索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及其生态旅游开发,初步建立起国家湿地公园的基础理论,提出湿地公园建立的模式和方法。 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主要阐述了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并对高原湿地旅游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和梳理。通过分析旅游发展的态势,指出高原湿地旅游是生态旅游发展的新领域。文章认为,随着旅游者对回归自然心里的需要,生态旅游尤其是湿地旅游的开展,不仅满足了旅游者的心里需求,同时对于保护湿地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第二章主要介绍了高原湿地旅游的相关基础知识,解读对高原湿地旅游的概念认识。环境伦理学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景观规划理论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他们之间相互补充,有机整合共同构建了湿地公园旅游开发的理论基础;在对资料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总体设计方案,遵循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的区划进行保护性开发。第三章在对齐哈玛湿地现状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对开发齐哈玛湿地公园进行SWOT分析,对高原湿地旅游的价值从生态、文化和科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为下一章的齐哈玛高原湿地旅游开发做好基础准备。第四章,运用以上理论结合实地调查,对齐哈玛湿地公园的旅游开发进行实证研究,分别从规划理念、功能分区、产品开发与市场营销、齐哈玛湿地公园管理等方面进行论述。第六章,对本文最后作出总结的同时,对该论题的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