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利用等位酶分析技术评价了濒危药用植物秦艽的遗传多样性。把保护生物学概念引入到秦艽的保护实践中,丰富了保护生物学的研究范围和内容。并提出构建濒危药用植物秦艽资源系统评价保护体系的思路和系统评价内容。结合实际调查的情况,探讨了秦艽的濒危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和建议。
一、秦艽的遗传多样性评价采用超薄平板聚丙烯酰胺等电焦电泳技术对秦艽的9个野生居群151株个体的等位酶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对8个酶系统和12个酶位点的分析结果来看,秦艽具有较低的遗传多样性。每位点平均等位基因数(A)为1.1,多态位点百分率(P)为20.17,平均预期杂合度(He)为0~0.013,秦艽居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135,说明其13.5%的遗传变异存在于居群间;基于遗传分化系数计算的基因流(Nm)为0.2603,说明居群间存在微弱的基因流;固定指数(F)为0.2314,显示秦艽居群纯合体轻微过量,杂合体略显不足。
本研究表明,目前秦艽具有较低的遗传多样性并且在适宜环境中完成自然更新能力较抵,因此应采取以迁地保护为主就地保护为辅的综合保护策略。
二、濒危原因和特征秦艽生境的片段化和种群规模的减小加剧了等位基因的流失,使种群遗传多样性维持在较低水平,这是秦艽濒危的主要原因;种群规模逐渐变小是秦艽濒危的外在特征。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大量采挖是秦艽致濒外在原因。
三、秦艽种群保护策略根据本研究的结果,我们建议:(1)在天水、子午岭建立地方保护区,加大保护力度,提高保护管理水平;(2)加强云崖寺、崆峒山、六盘山、双凤山等地秦艽的迁地保护和种质资源保护,建立秦艽种质圃并不断的丰富其中秦艽种质资源的规模和数量。
关于秦艽的遗传多样性中心还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秦艽资源调查和取样进行遗传学、生态学、传粉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