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8年至1949年期间,一部分大陆女性作家,由于政治原因不得不迁居台湾。远离家乡及对旧土的留恋使得她们以散文、日记与回忆录等形式进行广泛的回忆性书写,记录在大陆的美好时光,深情诉说自我与故土的不了情怀,同时其中也蕴含着对中华文化的深切认同。本文试以林海音的《城南旧事》、苏雪林的《浮生九四》《苏雪林日记选》、齐邦媛的《巨流河》为研究对象,从体裁的多样化和共同的叙事策略等方面分析作品;结合女作家的写作特点,分析赴台女作家“回忆性书写”的源动力;总结出作品呈现的三个重要面向;由此延伸,探求赴台女作家精神身份重建的途径。
本文的第一章梳理了三位女作家的人生际遇、赴台经历,分析了她们“回忆性书写”的写作特征和叙事模式。赴台女作家的“回忆性书写”体裁不一,有小说、散文、日记、自传等。体裁的选择主要由作者的写作目的决定。“想象”叙事、“寻根”叙事、“伤痕”叙事是文本中呈现的共同的叙事策略。
本文的第二章从多角度分析了女性作家善于书写回忆的原因。女性天生情感细腻,善于私人化写作,回忆是女性作家重要的写作素材;母性和神性使女性作家在书写离散时充满了对生命的悲悯;现代民主和教育的发展促使女性关心政治,参与政治。在政局纷乱的时代,赴台女作家以独立的姿态抵抗意识形态的强压,回归纯文学,书写人性的光辉。
本文的第三章总结了赴台女作家“回忆性书写”的三个面向。离开大陆,去往台湾,是赴台女作家共同的人生经历。离开大陆母体,使得她们的“家”“国”分裂,身份认同产生危机。因此,她们在写作中想象原乡,创造故土乌托邦,寻求精神上的回归。另外,尊重生命,回归现实生活,是赴台女作家“回忆性书写”共同的价值取向。
本文的第四章从文化归属的层面分析了赴台女作家“回忆性书写”的动力和作用,即身份的解构和建构。赴台女作家通过书写政治斗争对人性的残害,祛魅政治,明确“一个中国”的立场。与此同时,赴台女作家在台湾的现代化建设中逐渐找到在地认同,并在民族文化中找到身份归属。本文在梳理整合、细读研析前人对台湾女性文学、离散文学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全面地考察作家其人,集中和深入地解读相关作品,借助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知识理论切入具体的文本,进而挖掘出赴台女作家“回忆性书写”独特的审美价值及其蕴含的现实意义。
本文的第一章梳理了三位女作家的人生际遇、赴台经历,分析了她们“回忆性书写”的写作特征和叙事模式。赴台女作家的“回忆性书写”体裁不一,有小说、散文、日记、自传等。体裁的选择主要由作者的写作目的决定。“想象”叙事、“寻根”叙事、“伤痕”叙事是文本中呈现的共同的叙事策略。
本文的第二章从多角度分析了女性作家善于书写回忆的原因。女性天生情感细腻,善于私人化写作,回忆是女性作家重要的写作素材;母性和神性使女性作家在书写离散时充满了对生命的悲悯;现代民主和教育的发展促使女性关心政治,参与政治。在政局纷乱的时代,赴台女作家以独立的姿态抵抗意识形态的强压,回归纯文学,书写人性的光辉。
本文的第三章总结了赴台女作家“回忆性书写”的三个面向。离开大陆,去往台湾,是赴台女作家共同的人生经历。离开大陆母体,使得她们的“家”“国”分裂,身份认同产生危机。因此,她们在写作中想象原乡,创造故土乌托邦,寻求精神上的回归。另外,尊重生命,回归现实生活,是赴台女作家“回忆性书写”共同的价值取向。
本文的第四章从文化归属的层面分析了赴台女作家“回忆性书写”的动力和作用,即身份的解构和建构。赴台女作家通过书写政治斗争对人性的残害,祛魅政治,明确“一个中国”的立场。与此同时,赴台女作家在台湾的现代化建设中逐渐找到在地认同,并在民族文化中找到身份归属。本文在梳理整合、细读研析前人对台湾女性文学、离散文学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全面地考察作家其人,集中和深入地解读相关作品,借助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知识理论切入具体的文本,进而挖掘出赴台女作家“回忆性书写”独特的审美价值及其蕴含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