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介语理论是外语学习和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二语习得中的中介语以及中介语中的僵化现象,已引起了应用语言学领域中诸多学者的广泛重视。许多有关中介语和僵化的著作亦已出版。汉英过渡语是中国人学习英语时出现的非规范语言,本文从介绍中介语理论入手,不仅比较系统地分析了汉英过渡语产生的根源、语言特征、表现形式,而且采取策略有针对性地激活学习英语时出现的汉英过渡语。 Selinker提出中介语理论并指出:95%的二语习得者只能停留在中介语阶段,因为二语言习得是在人的大脑“关键期”之后原有的习得机制已经退化的情况下进行的,语言可塑性大大退化,造成语言发展能力停滞,即僵化。僵化是二语习得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语言现象。在此基础上,Ellis进一步丰富了中介语理论,他用二语习得敏感期和次系统来解释僵化,把僵化的起因归纳为学习者的内因和外因。我国学者总结了国外诸多中介语理论,丰富了语言学的理论。以胡壮麟为代表,他在《语言学教程》这本书里把中介语当作一个独特的语言系统并阐述了它的特征。在中介语范畴里,我国学者陈慧媛在总结了国外有关僵化的众多理论基础上,把僵化概括为内因说、外因说和内外因互交说。我国另一学者张雪梅借助于两个技巧理论从认知角度对僵化现象进行了宏观分析。 本文吸收了国内外学者关于二语习得中的僵化理论成果,但重点讨论的是汉英过渡语的暂时僵化特征,目的是寻找激活暂时僵化的汉英过渡语的策略。在讨论过程中,本文也对比了暂时僵化和永久僵化的特点,旨在通过研究两者间的关系来提示汉英过渡语在暂时僵化后是完全可以被激活的。 笔者曾做过一项为期半年的关于本国在校学生与成人培训学生英语口语习得暂时僵化和激活现象的研究,并从中所获得了大量的资料。研究表明二语习得者产生的汉英过渡语是二语习得中语言僵化的结果。其中,暂时僵化的汉英过渡语主要跟以下三个原因有关: 第一,英语学习者个体的语言习得受学习者周围语言环境的影响,外界语言输入对英语习得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变异的语言输入和不充分的语言输入量两个方面。 第二,母语中文深刻地影响着第二语言英语的习得。第一语言有时帮助第二语言的习得,有时干涉第二语言的习得。 第三,英语学习者在语言使用中过度地使用交际策略反而会给学习者个体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