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我国在21世纪之初开展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此次的课程改革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改革幅度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教育改革,对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环节都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一方面,新课程改革对中国的基础教育进行着如火如荼的改造,饱受了来自社会各界的争议;另一方面,终身教育在我国兴起之后,越来越多来自教育界的人士开始认可和推广这种先进的国际教育思潮,中国的国民也在不断深化对于终身学习重要性的认识。放眼教育研究,目前仍然存在许多影响终身教育普及、推广和深化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而基础教育又是终身教育的启蒙时期和重要节点,因此,如何在基础教育领域切实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贯彻终身学习观以及如何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习惯,这些问题都是特别值得教育工作者深思的课题。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法、比较法等教育研究方法,并且在阅读大量有关终身教育研究的文献的基础上,克服了以往研究中对终身教育思想的偏见和误解,从理论分析的角度对终身教育思想形成过程和发展历史做了简要的介绍,用理性的态度重新定义了终身教育,即个体从生命产生到消失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接受的教育与个人社会生活的教育总和,包括不同阶段和不同类型的教育。总结归纳了终身教育的主要内容,并从中提炼出终身教育的四大基本特征:民主性、终身性、主动性和生活性。在此基础上,以终身教育的四大特征为立足点,对新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培养目标、学习观和课程观进行了审视,对新课程改革已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同时对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产生困境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针对新课程改革实施的现状,在终身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提出四点建议: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保证教育公平;坚持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完善教育评价体系,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优化课程设计,平衡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希望中国课程理论的发展能在国际背景下更好地把握自己的方向,立足中国国情,合理利用终身教育思想的积极因素,不断完善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使我国基础教育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