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德鲁·林克莱特(Andrew Linklater)出生于英国阿伯丁,是当代著名的国际关系理论学者,也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批判理论流派的代表者之一,在20世纪80年代初声名鹊起,《国际关系中的人与公民》、《超越现实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政治共同体的转型》作为林克莱特的三部曲使得他在国际关系理论学术界拥有着重要的学术地位。林克莱特构建其国际关系批判理论具有一定的独特性。第一,先破后立。一方面,林克莱特把马克思主义批判工具引入到国际关系理论中,对现实主义进行了有力批判,并且认为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理论的道德思想也必须要继承和发展。另一方面,林克莱特借鉴哈贝马斯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方法,将批判社会理论的视角从“生产范式”转向“对话范式”,将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运用于国际关系理论的后续研究中。第二,多学科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将多学科综合分析之法置于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中,使得宏观与微观层面相结合,不断拓宽思考问题的视域,进而冲破思想的僵化。第三,建构国际关系批判理论目的鲜明。实现人类解放是林克莱特构建批判理论的最终目的,他将规范理论中的世界主义和批判理论相结合,并主张将不同层次的忠诚结合起来,培养良好国际公民,进而以全球话语沟通的方式实现人类共同体的道德规范生活。林克莱特认为国际关系理论不仅仅是解决问题的理论,更是实现人类解放与发展的理论。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世界逐渐成为一个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整体,面对国家间关系的复杂化和全球社会问题的突出化,以实证主义为基础的主流国际关系理论逐渐缺乏相应的现实合理性,非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价值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当下中国国际关系理论体系还不够完善,多受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影响,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关注较少,以林克莱特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批判理论诞生于欧洲,一定程度上摆脱了美国的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等大环境的影响。他的国际关系批判理论与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理念具有一定的契合之处,并且对中国国际关系理论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本文将具体从以下五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林克莱特国际关系批判理论的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明确其国际关系批判理论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认识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并且对继续构建和完善中国国际关系理论体系具有启发意义。其次对林克莱特国际关系批判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梳理进一步明确了本文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意义。最后将本文的研究方法及创新与不足进行了简要罗列。第二部分对林克莱特国际关系批判理论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且深度挖掘了林克莱特国际关系批判理论产生的理论背景和理论渊源。第三部分梳理和阐述了林克莱特国际关系批判理论的研究主题包括共同体问题、公民问题和伤害问题,接着整理出林克莱特国际关系批判理论的构建路径特点及其实现契机。第四部分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对林克莱特国际关系批判理论的合理性和局限性进行了分析。第五部分在第四部分的基础上重点将林克莱特国际关系批判理论与中国国际关系理论进行比较研究,梳理出林克莱特国际关系批判理论与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联系之处,继而辩证地总结出林克莱特国际关系批判理论为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特别是外交思想理论构建和完善提供的有益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