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采用稀释平板法从土壤中分离到11株放线菌。采用平板对峙法和生长速率法相结合对其进行初步筛选和再次筛选,经初步平板筛选后,有7株放线菌对番茄叶霉菌表现拮抗作用,其中有3株表现较强的抑菌活性。经发酵液再次筛选发现在这3株菌株中来源于图门土样的BPS2菌株对番茄叶霉病菌的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为15.5mm。BPS2菌株的发酵液除对番茄叶霉病菌具有很强的拮抗活性外,还对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aus)、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结核杆菌(Mycobecterium tuberculosis)及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如禾谷镰刀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玉米弯孢病菌(Curvularia lunata)等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对BPS2菌株的形态和培养特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分析、细胞壁组分测定及16SrDNA序列分析。该菌基内菌丝无横膈、不断裂、气生菌丝多分枝,孢子椭圆形,表面光滑;细胞壁化学组分Ⅰ型,糖型E型,表明该菌株属于链霉菌属,同时,在以16SrDNA序列为基础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BPS2菌株与23株模式链霉菌(Streptomyces)聚成一支,其同源性为95.2%-97%,进一步说明BPS2属于链霉菌属。其中BPS2菌株的16SrDNA序列与S. purpurascens DSM 40310T的同源性最高,其同源性为97%,但该菌株与S.purpurascens DSM 40310T在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上均有较大差异。因此,初步鉴定菌株BPS2可能为链霉菌属的一个新种,并将其命名为Streptomyces tumenensis BPS2。本文还对影响BPS2菌株抑菌活性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确定其培养基最佳配方为:蔗糖1.0%,玉米粉2.0%,蛋白胨0.3%,豆饼粉3.0%,硫酸铵0.5%,硫酸镁0.1%,氯化钠0.2%,磷酸二氢钾0.02%,碳酸钙0.3%,硫酸亚铁0.01%;其最佳发酵条件组合为:种子液菌龄22h,接种量6%,发酵时间60h,培养基初始pH 6.0,培养基装量70ml/250ml三角瓶,发酵温度28℃,摇床转速180r/min。通过出苗试验和防效试验表明BPS2菌株的发酵液在低浓度下(发酵5倍稀释液)能提高番茄种子发芽率,促进苗的生长,并对番茄叶霉病有着良好的防治效果,防治效果与对照市售药剂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高浓度下(发酵原液)使出苗率与防效都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