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初步探究血清GP73在HBV感染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表达水平及其对短期预后的判断,探索新的预测慢性重型肝炎预后的指标。方法:收集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就诊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感染科住院部及门诊的178例各类HBV相关性慢性肝病患者的血清标本和来自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健康体检中心的30份健康对照者血清,其中包括74例慢乙肝、51例肝硬化,53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血清GP73进行定量检测,并且对53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进行跟踪采血,根据随访3个月的情况分为恢复组与死亡组,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评价血清GP73对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以下定量由我院检验科完成:生化分析仪检测ALB、ALT、TBil;PTA由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测定。所有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健康对照组,慢乙肝组,肝硬化组,慢性重型肝炎组血清GP73浓度分别为31.23±16.03ng/ml、132.73±62.10ng/ml、206.78±46.65ng/ml、254.15±54.51ng/ml,慢乙肝组、肝硬化组、慢性重型肝炎组血清GP73的表达水平由高到低分别为慢性重型肝炎组>肝硬化组>慢乙肝组>健康对照组,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慢乙肝组中各亚组血清GP73的表达水平由高到低为慢乙肝重度组>慢乙肝中度组>慢乙肝轻度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硬化组失代偿期患者血清GP73的表达较代偿期患者表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慢乙肝组患者血清GP73与ALT呈正相关(p<0.01,r=0.580),而慢性重型肝炎组患者的血清GP73与ALT没有相关性(r=﹣0.04,p=0.976);慢乙肝组患者血清GP73与ALB呈负相关(r=﹣0.527,p<0.01),慢性重型肝炎组患者的血清GP73与ALB呈负相关(r=﹣0.573,p<0.01);慢乙肝组患者血清GP73与TBil呈正相关(r=0.305,p=0.026),慢性重型肝炎组患者的血清GP73与TBil呈正相关(r=0.641,p<0.001);慢乙肝患者血清GP73与PTA呈负相关(r=﹣0.502,p<0.01),慢性重型肝炎组患者血清GP73与PTA呈负相关(r=﹣0.330,p=0.016)。3、恢复组和死亡组患者血清GP73、TBil、PTA在随访期间均有不同的变化,随访第二周时死亡组血清GP73(308.07±43.88ng/ml)的表达较恢复组(199.35±32.20ng/ml)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在随访第二周时死亡组TBil(376.88±157.89umol/L)与存活组(160.41±94.74umol/L)之间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随访第二周时PTA在两组之间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4)。4、根据ROC曲线分析,血清GP73在随访第二周时对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AUC=0.864),当截断值取259.43ng/ml时,判断患者预后不佳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7.1%,63.2%,(95%CI:75.5%-97.2%)。结论:1、HBV感染所致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清GP73的表达水平,较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2、血清GP73水平高表达可能提示患者病情严重,肝脏损伤较重,而且血清GP73可能是一个评估肝脏损伤程度的潜在血清学指标。3、通过对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短期随访发现血清GP73在第二周时对慢性重型肝炎的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与传统的肝脏疾病辅助诊断的指标结合起来,可以更全面评价肝脏损伤的严重程度及病情轻重,以及患者的短期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