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对外汉字教学实践的不断发展,对外汉字教学研究的领域越来越广,也越来越深入。对汉字教学的研究,可以从汉字本体、外部因素(包括教师和学习环境等)、学习者个人这三个方面进行。本文主要从学习者个体因素的角度出发,研究其对汉字读写能力发展的影响。文章跟踪调查了五位“非汉字圈”零起点留学生在汉字读写能力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偏误,对五位研究对象在汉字读写能力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共性偏误进行分析,并揭示五位研究对象各自不同的性格、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对他们的汉字读写能力发展的影响。根据这些调查研究结果,对汉字教学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其他学习者能够从这五位研究对象身上吸取一定的经验教训,更深刻地了解学习汉字的过程,使他们的汉字读写水平提高的更快。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缘起、研究现状、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语料来源,指出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二章分析了五位研究对象在预科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汉字书写及认读偏误。汉字书写偏误主要分为四大类:笔画类错误、部件类错误、混合类错误和其他。笔画类错误又可分为11个小类,共523个例字。其中的“笔画缺失”类错误量最大,约占笔画类错误的46%,最低错误类型为“笔形失准”,约占笔画类错误的2%:部件类错误也分为分为11个小类,共465个例字。其中,最高错误类型为“部件混淆”,约占部件类错误的79%,最低错误类型为“同一字内的部件相互影响”,约占部件类错误的0.6%;混合类错误是一个字中同时存在笔画类和部件类的错误,这类错误共收集到15个例字;其他类错误是那些尚未能进行分类或分析出导致错误出现的具体原因的错字,共收集到36个例字。汉字认读偏误主要有:对语音本身掌握的不足导致混淆一些汉字读音的混淆、同一个词内的字形和读音混淆、同音字字形混淆、声旁过度类推、多音字的混淆和其他类(多为非规律性的偶发性失误)。这些错误在汉字学习的不同阶段分别出现,本章对它们进行了归纳和分析,指出了导致这些错误出现的原因,并据此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以供教学者参考。第三章通过对五位研究对象的个案研究,分析他们不同的个体因素对汉字读写能力发展的影响,试图说明学习者个体因素对汉字学习的重要作用及选择正确的学习策略对汉字学习的重要性。研究发现,学习者的性格因素并不是决定其能否学好汉字的主要原因,而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及学习策略则对学习者汉字认读水平的发展起到了非常明显的作用。不仅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视这些因素的作用,学习者自己更要重视这些因素对其汉字读写水平发展的影响,学会正确地利用这些因素帮助自己汉字读写能力的提高。第四章阐述了作者在完成整个跟踪调查研究后所得到的启发,并从学习者自身、教师的教学及学习策略的使用这三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如学习者应该确定明确的学习目标,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自我监控和调整,掌握好基础知识,对学习过的知识及时复习和主动应用等;教师应该针对不同阶段的重难点和不同学生的性格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帮助和引导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在汉字的学习中,正确使用学习策略非常重要,我们不提倡母语策略的使用,也不支持一味地进行机械的抄写练习。正确的方法应该是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阶段及时调整学习策略,根据学习者自身的情况,把一些合适的学习策略综合起来运用。希望这些研究及建议能够为“非汉字圈”零起点留学生的汉字学习起到一定的帮助。最后部分阐述了作者对整个调查研究工作的体会,总结了本文的主要观点,并提出了研究中的一些不足,对未来的教学研究加以展望。希望广大教师和学习者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更多地关注汉语学习者的个体因素对汉字读写能力发展的影响,找到更科学、更具可行性、更全面的研究方法,为对外汉字教学的研究提供更多更真实的宝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