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微创打压支撑植骨术(Microsurgical Impacting Bone Graft,MIBG)联合中药治疗“围塌陷期”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的长期疗效与影响因素,为“围塌陷期”ONFH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9月1日~2012年8月31日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三骨科住院治疗期间接受由何伟教授主刀的MIBG联合中药治疗并获得连续随访的ONFH患者的临床资料。共纳入符合标准的ONFH患者62例(76髋),其中男性47例(75.81%),女性15例(24.19%);单髋48例(77.42%),双髋14例(22.58%);年龄14~55岁,平均34.85±9.04岁;创伤性ONFH5例(5髋,6.58%),激素性ONFH20例(28髋,36.84%),酒精性ONFH22例(25髋,32.89%),酒精+激素ONFH7例(10髋,13.16%),特发性ONFH8例(8髋,10.53%);术前根据国际骨循环研究会(Association Research Circulation Osseous,ARCO)分期属ⅡB期7髋(9.21%),ⅡC期26髋(34.21%),ⅢA期21髋(27.63%),ⅢB期16髋(21.05%),ⅢC期6髋(7.89%);术前根据日本骨坏死调查委员会(Japanese Investigation Committee,JIC)分型属B型6髋(7.89%),C1型43髋(56.58%),C2型27髋(35.53%)。
术后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Harris Hip Score,HHS)评价临床疗效,术后转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或术后HHS评价为差(<70分)定义为临床失败,作为观察终点。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对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log-rank检验),采用Cox回归模型(比例风险模型)对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采用SPSS22统计软件(IBM公司,美国)进行统计分析,采用GraphPad Prism7制图软件进行制图。所有检验均进行双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差异显著。
成果:
随访时间1.85~12.78年,平均(9.24±2.43)年。股骨头9年生存率为92.09%,10年生存率为86.82%,11年生存率为80.84%。末次随访HHS(88.88±12.99)分,与术前HHS(62.32±5.98)分比较具有显著差异(t=22.05,P=0.000);根据末次HHS获优49髋(64.5%)、良15髋(19.7%)、可2髋(2.6%)、差10髋(13.2%),总体优良率84.2%。术前ARCO分期属ⅡB、ⅡC、ⅢA期患者术后HHS优于Ⅲb、Ⅲc期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JIC分型属B型和C1型患者术后HHS优于C2型,且差异显著(P<0.01)。术后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术前ARCO分期及术前JIC分型是术后临床失败的危险因素(P<0.01);性别、年龄、侧别、病因、术前疼痛时间对术后疗效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0.05);Cox多因素风险模型示,术前ARCO分期属ⅢC期是导致术后临床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ARCOⅢC期患者术后疗效明显差于其它分期,JIC C2型患者术后疗效不如B型和C1型。
结论:
MIBG联合中药治疗“围塌陷期”ONFH长期临床疗效满意,但对于术前ARCO分期属ⅢC期、JIC分型属C2型的患者将面临较高的失败风险。因此,MIBG联合中药保髋的适应症强调塌陷前或塌陷早期,即ARCO分期属Ⅱ期,或Ⅲ期,塌陷≤4mm,且坏死范围较小,即JIC分型属B型或C1型患者,这与“围塌陷期”定义基本一致,对于符合条件且保髋意愿强烈的患者可作为推荐治疗方案。
探讨微创打压支撑植骨术(Microsurgical Impacting Bone Graft,MIBG)联合中药治疗“围塌陷期”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的长期疗效与影响因素,为“围塌陷期”ONFH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9月1日~2012年8月31日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三骨科住院治疗期间接受由何伟教授主刀的MIBG联合中药治疗并获得连续随访的ONFH患者的临床资料。共纳入符合标准的ONFH患者62例(76髋),其中男性47例(75.81%),女性15例(24.19%);单髋48例(77.42%),双髋14例(22.58%);年龄14~55岁,平均34.85±9.04岁;创伤性ONFH5例(5髋,6.58%),激素性ONFH20例(28髋,36.84%),酒精性ONFH22例(25髋,32.89%),酒精+激素ONFH7例(10髋,13.16%),特发性ONFH8例(8髋,10.53%);术前根据国际骨循环研究会(Association Research Circulation Osseous,ARCO)分期属ⅡB期7髋(9.21%),ⅡC期26髋(34.21%),ⅢA期21髋(27.63%),ⅢB期16髋(21.05%),ⅢC期6髋(7.89%);术前根据日本骨坏死调查委员会(Japanese Investigation Committee,JIC)分型属B型6髋(7.89%),C1型43髋(56.58%),C2型27髋(35.53%)。
术后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Harris Hip Score,HHS)评价临床疗效,术后转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或术后HHS评价为差(<70分)定义为临床失败,作为观察终点。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对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log-rank检验),采用Cox回归模型(比例风险模型)对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采用SPSS22统计软件(IBM公司,美国)进行统计分析,采用GraphPad Prism7制图软件进行制图。所有检验均进行双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差异显著。
成果:
随访时间1.85~12.78年,平均(9.24±2.43)年。股骨头9年生存率为92.09%,10年生存率为86.82%,11年生存率为80.84%。末次随访HHS(88.88±12.99)分,与术前HHS(62.32±5.98)分比较具有显著差异(t=22.05,P=0.000);根据末次HHS获优49髋(64.5%)、良15髋(19.7%)、可2髋(2.6%)、差10髋(13.2%),总体优良率84.2%。术前ARCO分期属ⅡB、ⅡC、ⅢA期患者术后HHS优于Ⅲb、Ⅲc期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JIC分型属B型和C1型患者术后HHS优于C2型,且差异显著(P<0.01)。术后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术前ARCO分期及术前JIC分型是术后临床失败的危险因素(P<0.01);性别、年龄、侧别、病因、术前疼痛时间对术后疗效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0.05);Cox多因素风险模型示,术前ARCO分期属ⅢC期是导致术后临床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ARCOⅢC期患者术后疗效明显差于其它分期,JIC C2型患者术后疗效不如B型和C1型。
结论:
MIBG联合中药治疗“围塌陷期”ONFH长期临床疗效满意,但对于术前ARCO分期属ⅢC期、JIC分型属C2型的患者将面临较高的失败风险。因此,MIBG联合中药保髋的适应症强调塌陷前或塌陷早期,即ARCO分期属Ⅱ期,或Ⅲ期,塌陷≤4mm,且坏死范围较小,即JIC分型属B型或C1型患者,这与“围塌陷期”定义基本一致,对于符合条件且保髋意愿强烈的患者可作为推荐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