郫县豆瓣制曲阶段关键酶系及风味物质变化研究

来源 :西华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bfxbfx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郫县豆瓣是我国传统发酵半固态调味品,因其香醇浓厚的独特滋味,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在郫县豆瓣的生产中制曲阶段甜瓣子的成熟过程实际上是利用培曲时积累的酶系和微生物将原料中淀粉和蛋白质等物质分解为氨基酸、糖、有机酸等营养物质,并形成不同种类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因此,制曲阶段中甜瓣子的成熟过程是影响郫县豆瓣最终产品品质及风味形成的关键。本文以郫县豆瓣制曲过程中的甜瓣子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关键酶系、淀粉、蛋白质及挥发性风味等物质的变化,具体结果如下:首先,追踪了5种关键酶及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蛋白酶和果胶酶酶活在709.8~1183.4 U/g和12.33~36.98 U/g之间波动,脂肪酶和α-淀粉酶酶活分别由99.3 U/g、38.9 U/g下降至10.9 U/g、3.4 U/g,纤维素酶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其活性较低,平均酶活为1.30 U/g;甜瓣子蛋白质二级结构主要以α-螺旋为主,并初步推测关键酶活性与二级结构之间的相关性,为郫县豆瓣的生产奠定了一定理论基础。随后,分析了蛋白质、总酸等6种基本成分以及生物大分子淀粉和蛋白质的微观结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还原糖先上升后趋于平稳,蛋白质、总氮含量及总糖含量分别维持在13.88%、2.22%和23.8%,总酸和脂肪则变化不大,平均含量为0.66%和1.53%;发酵过程中甜瓣子淀粉颗粒逐渐聚集成团,蛋白质分子也聚集形成密集的网状结构。这些变化反映了郫县豆瓣在前期制曲发酵中物质转化的内在特征。接着,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配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甜瓣子成熟过程中的挥发性呈香物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共检测到14种醇、11种醛、6种酮、12种酯、7种酸、9种烷烃、12种烯烃、4种酚、6种杂环物质以及7种其它物质,不同发酵阶段中含量最高的依次为(+)-柠檬烯(0 d,42.12%)、糠醇(8 d,25.05%、16 d,24.44%、24 d,28.74%)。随着发酵的进行,醇、醛、酯、酸及酚相对含量明显增加,而烷烃、烯烃及杂环相对含量逐渐下降。最后,采用电子鼻技术分析不同发酵时间的甜瓣子挥发性风味变化的动态变化规律。利用传感器的载荷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和线性判别式分析法对不同发酵时间的甜瓣子进行归类分析。结果表明:醇类、醛酮类及甲基类物质是甜瓣子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最主要挥发性成分,线性判别分析法能够区分不同发酵时间的甜瓣子。
其他文献
[目的]:测定N,N’-二环己基-N-山嵛酸酰脲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并对其纯化工化艺进行优化。[方法]:应用气相色谱法(GC)测定N,N’-二环己基-N-山嵛酸酰脲在石油醚、乙酸乙酯、无
语文美育是开启语文素质教育的一把钥匙,语文教材是语文审美教育实施的主要媒介,在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自然题材散文占很大的比重,每一篇散文都有自身独特的美,无论是文本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多变的市场经济环境使得企业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行业内部的竞争日益激烈,同行业间的竞争已经逐步演变为价值链的比拼。企业不再只是关注
<正>一、因果分析法在叙述事例之后,说明事例的原因或结果与论点的关系。当事例带有结论性时,就分析其根源,即由果溯因;当事例带有缘由性时,就分析其结果,即由因求果。例如:
在品牌意识越来越浓厚的社会环境中,具有个性化的首饰包装设计迎合了人们的个性化消费心理,尤其是定制首饰包装设计更是受到人们的垂青。从经济学的层面上来讲,定制首饰包装
在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激烈加剧的双重影响下,国内快递业正发生着重大变化,相关变化具体表现在快递企业运营和管理领域。顺丰公司作为快递业重点企业,只有完善自身的盈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