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是生命之源,土是生命之本。水土流失是我国的头号环境问题。为治理水土流失,我国开展了诸如全国八片水土保持重点治理项目、“长治”工程、国家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及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等,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国内学者针对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开展了大量研究,但大部分内容主要集中在治理经验、主要做法等定性总结、分析上,项目实施效果的定量分析鲜见报道。本文选择2012~2016年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为研究对象,通过内业和外业的方式获取了2013~2016年袁州区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的投资计划、设计、施工管理以及每年主要实施斑块后续管护情况、苗木生长情况、水土流失控治情况和生态观感等方面资料和数据。然后定性分析各年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定量分析各年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对各年的实施效果进行比较和演变趋势分析。并对2012~2016年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全过程管理进行对比分析,探究立项、设计、施工管理、法人管理、政府验收对实施效果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2013~2016年单位万元投资保水效益分别为2790吨、1511吨、1838吨、1875吨,单位万元投资保土效益分别为77.29吨、47.96吨、56.30吨、57.88吨,保水保土效益整体均呈下降趋势,2015年、2016年较2014年有所回弹,但回弹的幅度很小。且2013年保水、保土效益明显高于2014、2015、2016各年。封禁治理面积在每年治理面积中的比重是影响当年蓄水保土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2)2013~2016年均直接经济效益/项目总投资分别为0.43、0.28、0.32、0.29,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中2013年最高,2014~2016年各年均约为0.3,即2013年经济效益均明显高于2014~2016各年。(3)从项目实施效果来看,以扶持油茶大户为主的年份明显好于以扶持小户和村组的年份。(4)立地条件较好,整地水平高,承包单位投入足够的人力和资金,后续管护到位,地块的苗木生长情况才好,水土流失才得到有效控制,生态观感才好。坚持保护和开发并行,低影响开发,大开发细布置,在山体中下部开发经济林木,保留山体顶部和中下部局部生长良好的原生植被,采用生态农业做法能够起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和谐统一的效果。(5)由袁州区农水利局承担项目法人管理下的项目实施效果明显高于乡镇承担法人管理的项目实施效果,无论是在现场管理方面还是在自验组织方面。(6)法人仅与受益单位签订管护合同,管护资金不到位,不利于后续蓄水保土和经济效益的发挥,特别是对于小户或者村组。(7)袁州区农发水保项目大部分年份都开展了年度验收,对项目的建设效果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仍存在:(1)年度验收的验收标准不够统一;(2)三年一周期的最后一年项目未开展专门的年度验收,影响工程建设质量,甚至贻误一些年份的年度验收等问题。部分年份开展了竣工验收,但仍有部分年份未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