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开放性和闭合性Lisfranc损伤的手术疗效,分析克氏针内固定在治疗开放性和闭合性Lisfranc损伤中的优处和劣处,并评估术后临床预后效果,为日后临床医生治疗Lisfranc损伤提供进一步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北人民医院手足外科2013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Lisfranc损伤患者。根据目前临床上常应用的Myerson分型,收集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开放性和闭合性Lisfranc损伤的Myerson B型患者44例,其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各27例、17例,年龄为13岁~74岁,平均年龄为(45.39±14.51)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闭合性和开放性Lisfranc损伤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为22例开放性Lisfranc损伤的患者,急诊清创后均使用克氏针临时固定;B组为22例闭合性Lisfranc损伤患者均使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A组和B组患者受伤原因均为高能量损伤所致。病例纳入标准:(1)通过影像学检查及临床表现诊断为Lisfranc损伤,并且具有外伤史;(2)开放性Lisfranc损伤合并伤口大于5cm;(3)外伤史明确,伤前患足活动正常。(4)所有患者均行负重位正侧位X线片检查,入院后进一步行CT、MRI等影像学检查;(5)患者无严重器官功能障碍,能耐受手术。(6)闭合性Lisfranc损伤患者因经济困难选择克氏针内固定术。病例排除标准:(1)同时患有双下肢其他部位骨折的病人,可能导致患足恢复期功能康复锻炼不佳;(2)同时合并邻近部位有伤口感染未愈合的患者,术后可能导致切口感染以至于延迟切口愈合的时间;(3)同时合并患有心、肺疾病,经麻醉医师专业评估后无法承受手术应激风险的病人;(4)陈旧性Lisfranc损伤的患者;(5)经调查后不能配合随访并不愿参加此研究的病人。对患者的患足、性别以及年龄等资料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各指标之间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同样,对术后血肿、肌肉萎缩、创伤性关节炎、骨折不愈合以及畸形愈合等并发症和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标准等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每组资料差异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并评估患者术后预后效果。结果:术后对44例Lisfranc损伤患者进行12~35个月的随访,平均(20.10±3.44)月,对A组和B组患者在性别、患足以及年龄等资料之间比较并进行统计分析,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在受伤原因之间相互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在术后12月AOFAS评分优良率分别为68.18%和81.81%,A组和B组优良率相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术后出现骨折畸形愈合患者共2例;血肿共1例;创伤性关节炎共3例。A组和B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分别为18.18%和9.09%。A组和B组并发症之间相互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术前随访AOFAS评分均数得分分别为37.27±5.64、37.41±5.43,术后12月随访AOFAS评分均数得分分别为79.36±10.17、83.77±11.55。A组和B组数据表明术后12月随访的AOFAS评分比较治疗前的AOFA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增加,且闭合性Lisfranc损伤高于开放性Lisfranc损伤。对A、B两组的术前和术后12月AOFAS评分分别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开放性和闭合性Lisfranc损伤患者,可以维持Lisfranc关节的稳定性,且术后均可达到骨折骨性愈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开放性和闭合性Lisfranc损伤患者,术后12月末次随访AOFAS评分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可明显改善患者足部功能。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开放性和闭合性Lisfranc损伤患者,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预后效果无显著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