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进步,视觉文化也得到快速发展,已成为文化领域中和书写文本文化并驾齐驱的新兴文化样式。以直观形象图片、影像见长的视觉文化,丰富了文学教育的内容,使文学教育的形式更加多样化,使文学经典教育更贴近生活,促进了文学文学教育健康快速发展。同时,视觉影像阅读也会导致学生的思维懒惰,文化深度丧失等不良影响。高中文学教育还是应该立足文本。从高中文学教育的角度看,视觉信息的运用使文本信息更加直观,在文学教育中结合运用影像因素能更加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更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为避免影像阅读影响文本阅读,要充分重视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探究体验,注重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的发展。第一部分介绍了视觉文化背景下高中文学教育的现状和视觉文化对高中文学教育的影响。先谈了视觉文化的定义、当前视觉文化的特点,然后结合问卷调查分析了招远一中文学阅读现状和语文教师文学素养现状。再从文学教育的途径、文学教育的效率和文学学习的兴趣等三个方面视觉文化对高中文学教育的积极影响;从阅读习惯的养成,对学生文学思维的影响和文学阅读的个性体验等三个方面分析了视觉文化对高中文学教育的消极影响。第二部分析了视觉文化背景下高中文学教育的原则。分别从一元理解与多元感悟、鉴赏并重、自主解读与平等对话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结合三个方面加以阐述。第三部分结合当前高中文学教育实际论述了视觉文化背景下高中文学教育的方法。首先谈语文教材对加强学生文学审美情趣培养的作用。先从作品的人物形象、梳理在作品的情节、设置课堂教学情境三方面分析怎样以情感熏陶带动学生体验文学作品的美。再从形象思维对学生感受美的激发、理性分析对学生审美鉴赏的启发和让学生通过实践表现美、创造美这三个角度分析了怎样通过教材的文学作品加强文学审美情趣的培养。其次论述怎样正确运用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文学教育效果。从情境创设、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展示成果、自我完善和点评提升四个方面论述了电子白板对提高课堂文学教育效果的作用。第三,分析课外阅读对文学教育的影响。先论述视觉文化背景下大力提倡文学文本阅读的好处。阅读文学文本可以进行反复品味和思考,丰富开阔学生的艺术境界;阅读文学文本可以进行更多的想象和联想,产生更多发现的乐趣;文学文本比影像作品更能提高读者的思维能力,必须从阅读文学文本入手去探究作品的深刻性,挖掘思维的深度。接着论述了怎样培养学生健康的阅读兴趣,养成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让他们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要从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让学生产生阅读的需求、给学生树立读书的榜样、利用网络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四个方面培养学生健康的阅读兴趣;要让学生养在阅读中成圈点勾画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边读边思考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朗读背诵的习惯;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整体阅读法、扫描阅读法、目标阅读法、比较阅读法等科学的阅读方法。在高中文学教育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探究体验文本语言的魅力,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恰当的运用视觉因素,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学习和个性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