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与市场的快速发展,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在结构也在发生着重要的变化。组织结构有效性不仅依赖于建立之初的框架设计,也依赖于企业发展过程中内部各种不同要素之间以及组织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应的,组织结构的研究不再是仅仅侧重于静态研究组织结构的影响因素、组织结构形式、强调“最优”结构,而是越来越关注组织变化和改革的过程。本文在回顾组织结构演化的权变理论、构型理论、复杂性理论等研究的基础上,从复杂适应系统的视角出发,对企业组织结构演化的过程、模式以及内在机制进行了研究。就研究方法而言,本文立足于“过程”研究,主要通过多阶段、多层次、嵌套式案例研究设计,结合内容分析方法、问卷调查法、访谈以及社会网络分析法,对案例企业的组织结构演化进行纵向长期跟踪研究,力图丰富我们关于组织结构演化方面的知识,同时也为现实的企业管理实践者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的研究内容可以划分为组织、职能系统和部门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的分析,允许研究者层层深入组织内部,从宏观的组织层面到微观的组织内部门层面对组织演化进行探索。组织层面的分析从战略主题、核心价值观和组织正式结构三个关键要素出发,对三者以及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进行分析,同时为职能系统与部门层次的分析奠定基础;职能系统的分析以Mintzberg(1991)的六大职能系统(战略高层、运营核心、中间线、支持人员、技术结构、思想体系)为基础对组织部门进行归类,以系统为单位归纳其各个阶段的变化;部门层面的分析则以案例企业组织结构中存在的部门为基本单位,通过核心部门与支持部门的分类,对核心部门的演化过程进行解剖。组织结构演化过程是组织响应战略、业务和外部环境发展的动态过程,也是理解组织演化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发现,组织结构、组织战略、核心价值观三者之间存在紧密联系,组织结构随着战略主题、外部环境不断发生变化,而组织的核心价值观在组织发展过程中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同时,对案例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职能系统的剖面比较分析发现,组织的思想体系系统与核心价值观都几乎处于稳定状态,高层管理者的内部提拔机制进一步巩固了其稳定状态。运营核心系统的变动会牵引支持人员系统的变动。同时,运营核心系统变化呈现两种不同趋势:非关键产品的部门易受市场环境的影响,随市场环境变化不断调整自身结构,例如通过外包、成立子公司等措施以降低风险;关键生产部门则一般处于稳定状态,对市场环境变化并不十分敏感。组织的支持人员系统和中间线由于职能模糊,常常成为组织以“脱耦”方式应对环境压力的调整因素。进一步,本文以组织中的部门作为单位,从“联系”的角度出发,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对组织结构中的核心部门进行测量及识别,并通过“加强”、“补缀”、“删减”、“维持”四种演化方式描述组织核心部门的演化过程。分析发现,工作内容(work)决定组织各部门在结构中的地位,新的核心部门的出现,既来源于外部环境突变的要求,也来自于组织内部动力。组织内部核心部门间相互关系约束组织结构形态发展趋势,相互强化关系的核心要素更容易保持其核心地位,存在竞争关系的核心要素容易出现某一核心元素被边缘化。部门层面的演化分析,为组织构造的形成提供了两种理想模式:逐块修补模式与不断增厚模式。在核心要素的概念基础上,本文对案例企业的逐块修补发展模式以及同行业中标杆企业的不断增厚发展模式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组织新核心元素的演化存在路径依赖性,组织围绕某一核心要素不断增厚,使得该核心要素在组织中占主导地位,组织内部结构惯性越来越强,与此同时组织内部相互加强关系的核心元素越多,组织内部结构惯性越大。本文将组织看作一个复杂适应系统,从组织、职能系统、部门三个层次对组织结构的演化过程进行分析。组织层次的分析基于中国现实的经济环境,揭示出由战略主题、核心价值观和组织结构变化共同构成的企业间断均衡演化过程;职能系统层次的分析,揭示了组织内部的不同系统的演化特点,以及系统之间的联系;部门层次的分析通过对案例企业发展历程的解析,揭示出企业组织结构与发展战略之间如何通过部门层级的变化过程相互影响的微观机理,并且创新性地将社会网络分析法引入到组织结构演化研究中,为准确、定量地描述演化过程、分析演化模式提供了一种可参考的新范式。本文的研究拓展了组织结构、组织设计理论的研究视野,同时也为研究组织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