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耳石是鱼类存储生活信息的重要载体。耳石形态具有种的特异性,广泛应用于种类鉴定和种群识别。随着先进的数字化成像技术和高端的图像处理系统的飞速发展,使得耳石形态学研究日益成熟。通过分析鱼类耳石形态,不仅为传统鱼类外部形态分类提供相关的佐证,而且有利于推动鱼类耳石形态学的发展。因此本文以7种鲹科鱼类(长体圆鲹、泰勃圆鲹、无斑圆鲹、竹筴鱼、短吻丝鲹、高体若鲹、脂眼凹肩鲹)耳石为实例,通过传统形态测量法、地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耳石是鱼类存储生活信息的重要载体。耳石形态具有种的特异性,广泛应用于种类鉴定和种群识别。随着先进的数字化成像技术和高端的图像处理系统的飞速发展,使得耳石形态学研究日益成熟。通过分析鱼类耳石形态,不仅为传统鱼类外部形态分类提供相关的佐证,而且有利于推动鱼类耳石形态学的发展。因此本文以7种鲹科鱼类(长体圆鲹、泰勃圆鲹、无斑圆鲹、竹筴鱼、短吻丝鲹、高体若鲹、脂眼凹肩鲹)耳石为实例,通过传统形态测量法、地标点法、椭圆傅里叶变换法等方法对鲹科鱼类耳石形态进行种类鉴定和分类,其种类识别效果显著,对完善耳石形态学的系统化分类和自动化分类提供了健全的分类识别机制。(1)对采集于中国南海东沙群岛105尾圆鲹属鱼类(长体圆鲹Decapterus macrosoma、泰勃圆鲹D.tabl、无斑圆鲹D.kurroides)的矢耳石形态进行了观察与测定。圆鲹属鱼类矢耳石形态呈长椭圆形,基叶发达,种间差异明显。长体圆鲹基叶前端略微向下弯曲;泰勃圆鲹耳石背部脊突发育明显,呈锯齿状,基叶前端略宽厚;无斑圆鲹耳石整体轮廓较光滑,翼叶发育不明显。根据形态指标(耳石长、耳石宽、基叶长、基叶宽、耳石重、耳石面积等)对不同种圆鲹属鱼类(长体圆鲹、泰勃圆鲹、无斑圆鲹)的判别成功率分别为100%、100%、91.7%。研究结果表明矢耳石是鉴别圆鲹属鱼类的一种材料,这将为相关海域圆鲹属鱼类种类鉴定提供依据。(2)为研究地标点法在矢耳石形态信息的提取效果,根据2014年3月在我国南海东沙群岛海域采集的108尾鲹科鱼类矢耳石样品(竹筴鱼Trachurus japonicus、短吻丝鲹Alectis ciliaris、脂眼凹肩鲹Selar crumenophthalmus、高体若鲹Caranx equula)进行地标点法分析。耳石形态经图像处理后提取地标点坐标值,进行相对扭曲主成分分析,通过判别分析识别4种鲹科鱼类的耳石形态,利用薄板样条分析对耳石形态进行网格变形可视化。相对扭曲主成分分析中,第1、2主成分分别解释了总变异的74.55%和11.16%,可以将4种鲹科鱼类耳石形态进行区分,其中地标点5贡献率为42.655%,地标点4贡献率为35.853%,这两个地标点贡献作用较大并解释了主要的耳石形态变异。矢耳石形态质心值分析中,4种鲹科鱼类的最大值比较中,脂眼凹肩鲹最大,短吻丝鲹最小。在相对扭曲主成分的判别分析中,逐步判别和交互检验的4种鲹科鱼类耳石形态的判别成功率均达100%。研究结果表明地标点法在耳石形态信息分析中识别效果显著,其耳石形态可视化可为耳石形态学自动化分类提供科学依据。(3)为了解鱼类矢耳石和听沟的形态特征,根据2014年3月至5月采自我国南海东沙群岛海域103尾圆鲹属鱼类(长体圆鲹Decapterus macrosoma、泰勃圆鲹D.tabl、无斑圆鲹D.kurroides)的矢耳石,进行椭圆傅里叶变换分析。耳石整体形态和听沟形态轮廓经图像处理后解析为椭圆傅里叶描述子,并对耳石整体形态轮廓和听沟形态轮廓重建得到20个谐次。从圆鲹属鱼类的耳石整体形态和听沟形态轮廓分别提取77个椭圆傅里叶描述子系数来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耳石整体形态主成分分析显示,第1主成分和第2主成分,分别解释了总变异的41.3%和12.4%;而听沟形态的第1主成分和第2主成分,分别解释了总变异的33.8%和30.1%。3种圆鲹属鱼类耳石整体形态的交互检验判别分析成功率为100%、95.7%、100%;听沟形态的交互检验判别分析成功率为96.4%、95.7%、95.8%。研究结果表明椭圆傅里叶变换分析对圆鲹属鱼类耳石整体形态和听沟形态识别效果显著。(4)对采自中国南海东沙群岛海域135尾鲹科鱼类(长体圆鲹Decapterus macrosoma、泰勃圆鲹D.tabl、无斑圆鲹D.kurroides、竹筴鱼Trachurus japonicus、短吻丝鲹Alectis ciliaris、高体若鲹Caranx equula、脂眼凹肩鲹Selar crumenophthalmus)的矢耳石形态特征进行研究。7种鲹科鱼类矢耳石整体形态呈长椭圆形、四边形、半圆弯钩形等多种形态,耳石周围存在脊突,均有基叶和听沟发育,听沟从耳石前部的主间沟部分一直延伸至耳石后部。研究结果表明,7种鲹科鱼类耳石形态特征种间差异明显,通过耳石形态建立的系统分类检索,以及应用聚类分析识别耳石形态效果显著,这将为鲹科鱼类在鱼种识别,系统分类提供参考资料。
其他文献
人单纯疱疹病毒I型(HSV-1)属于疱疹病毒科的α亚科,其可导致HSV-1原发感染再激活引起的唇疱疹,继发感染引起的生殖器疱疹甚至引起疱疹性脑炎导致死亡。目前疱疹病毒具有患病率高、复发性强等特点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和药物耐药性,因此需要进一步从宿主角度出发来研究病毒致病机制,促进新型抗病毒靶点的发现和新型抗病毒药物的开发。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Hsp90抑制剂AT-533可以阻碍HSV-1的出核和装
本研究以新疆和静县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原草地为对象,采用野外植被调查、室内测量及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退化程度下紫花针茅种群构件形态生长特征和群落中主要植物种群空间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以可扩展性强、具有公共直流母线、不平衡运行能力以及输出谐波低等优势,在柔性直流输电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工程投运前需要通过仿真对拓扑性能进行测试,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的硬件在回路仿真具有高速的运算能力和并行处理能力,时钟频率较高,仿真步长可达到纳
Z区块于2009年开始实施老油田二次开发工程,重建井网结构,采用两套井网开发,调整对象为有效厚度小于0.5m的薄差油层及表外储层为主的剩余油富集层位,对发育较好的GⅢ、GⅣ油层组封存,暂不开采。历经近10年开发后,该区块面临水驱控制程度低、含水上升快等问题,需针对原来封存的GⅢ、GⅣ油层组实施补孔,并进行井网井距和分层注水层段优化。本文在剩余油潜力研究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补孔对象及时机进行了
近年来,航天遥感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涉及资源勘探、事故搜救、情报搜集以及地球科学研究等诸多领域。实践表明,航天遥感对于推动经济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翻译实践报告以《航天遥感》部分章节作为翻译实践对象,该书介绍了全球安全与稳定监测(GMOSS)网络利用遥感在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进行的活动和取得的成就,强调了遥感技术在政策制定中的重要作用,并且向读者展示了遥感卫星影像分析领域的最
本文以宁夏黄花菜为研究对象,筛选出黄花菜采摘成熟度和贮藏温度的最佳结合点。在此基础上,研究气调包装技术(MAP)对黄花菜品质和生理特性的影响,得出气调包装最佳初始气体比例;研究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对黄花菜杀菌保鲜作用,优化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工艺,并探索低温等离子体协同气调包装对黄花菜保鲜效果。此外,为更深入开展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黄花菜保鲜方面的应用研究,设计了一款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机。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随着现在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现代科学技术密切关联起来,人们已经无法离开现代科学技术,在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和管理方面,使用现代科学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治理能力和工作效率,而且可以促进自身的发展。现在已经从资讯贫瘠的时代变为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大量的信息让人们无从下手。在党建学习方面,同样有着海量的资料、视频和新闻等,因此通过组合型推荐算法为用户提供想要的学习资料和新
南极磷虾属于甲壳浮游动物,在南大洋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目前地球上已知的资源量最大的单种生物,富含多种人类所需营养物质,因其巨大的开发利用价值,持续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单船中层拖网作业为捕捞南极磷虾的主要方式。中国于2009/2010年捕捞季节首次开始南极磷虾资源的商业性探捕,随后引进多种规模小、操作简便的小网目磷虾拖网投入生产,相较于此前使用的大网目拖网,捕捞效率略有提升。拖网形态是拖网性能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腰方肌阻滞联合腹直肌鞘阻滞对肝胆外科开腹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为临床上肝胆外科开腹手术患者的术后镇痛提供参考。方法:选择84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ASA分级)Ⅰ-Ⅱ级,于2017年12月-2019年12月在延边大学附属医院行择期肝胆外科开腹手术患者。使用分层随机法分为4组,分别为P组、R组、Q组、Q+R组,每组21例。患者入手术室后常规监测基础生命体征,随即开放静脉通路。
在小间距隧道爆破施工中,邻近隧道的开挖会对先行隧道的稳定性产生一定的影响,故在爆破施工的过程中,通常要求采取一定的减振措施以保护先行隧道及其中间岩墙的稳点性。其中,使用电子雷管或在开挖隧道掌子面布设减震孔或减震沟是较为有效的减振方法。然而,布置不同参数的减震孔、减震沟或使用不同延时时间的电子雷管都会产生不一样的减振效果。为了获得最佳的减振效果,本文结合京张高铁长城站三洞分离段实际工程,通过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