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改革开放、全球化以及互联网的普及,各种思潮、主义以及话语彼此碰撞、融合与竞争,共同构成了一个多元的话语空间,群体的表达自由、选择自由更成为一种常态,信息的爆炸对青年价值观的形成提供了多种素材,互联网更提供了广阔的平台。简言之,我的地盘我做主,多元化的思潮,使得青年价值观呈现多元分化的趋势。多元标准下的青年对于未来、价值选择表现出迷茫状态,选择依靠感觉,随心所欲,虚无主义抬头。同时娱乐性的大众文化传播,使得青年对国家、家庭、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培养与选择呈现消费性、娱乐性以及无深度性,很容易受到外界思维与信息的影响,割裂了对传统文化延续性与积极价值观的追求,动辄以西方“民主、自由、现代化”的表象与皮毛“批判”自己本民族的文化与文明,缺乏对本民族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而在当今社会,“哈日”、“哈韩”曾经风行中国。对于多年的爱国主义教育之下的日本观教育,大部分学生持否定甚至批判态度,认为是“偏激”、“片面”和“不客观”的。尤其是在进入大学之后,在接收多元信息的基础上,以往的爱国主义教育可谓土崩瓦解。这一方面反映了我国多年形成的爱国主义历史观在传导过程中的不足;另一方面,也需要警惕外来文化对于我国青年人的“和平演变”。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曾将所谓成功“和平演变”的希望放在中国的第三、第四代孩子身上,在现今似乎以有了某些方面的征兆。因此,本研究侧重于当代大学生在步入大学校园后的日本观变化过程之研究,以期在此新领域能有些许突破与收获。笔者认为,大学生日本观属于大学生亚文化群体下的文化认同,是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与以往历史课本、传统媒体影响之间相互博弈和思辨的结果。本研究采取质性研究方法,基于15个在校大学生的深入访谈,探究他们在进入大学之后日本观的变化与建构过程。根据资料分析得到结果,在校大学生日本观变化过程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文化冲击阶段---文化动摇阶段---文化整合阶段---文化平衡阶段,而在文化动摇阶段又分为渐变式和裂变式两个方面。以这两个阶段为分化,个体对于日本观的文化认同呈现出由低到高和由高到低两个方向。第一,镜中日本观与现实实践的博弈—文化冲突阶段,强调大学生在经历多元文化与既有经历的影响;第二,文化建构过程—文化动摇阶段。其中,渐变式的日本观认同阶段是在原有经验和主观认知基础上形成的观念、看法;裂变式则是在主体发生关键性突发事件或主体体验基础上日本观重新建构过程;第三,生物性心理建设—文化整合阶段,强调通过互动过程中调整适应,最终对各类信息通过自我思辨基础上形成一套自我完整的日本观过程;第四,形成稳定日本观—文化平衡阶段,强调通过一系列的过程最终形成日本观的内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