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格尔街》的飞散文化和叙事策略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维.苏.奈保尔是一个典型的后殖民时代飞散作家。在短篇小说集《米格尔街》的十七个短篇故事中,都渗透着奈保尔的飞散写作情感。“飞散”(diaspora)是一个较新的思维范畴。在希腊文词源中它原指种子或花粉“散播开来”。现在这个词获得许多新意,包括跨民族性的文化、文化翻译、文化旅行、文化混合等内涵。随着“飞散”概念越来越被广泛理解和接受,从“飞散”视角研究奈保尔作品《米格尔街》中的飞散写作和飞散文化,可以获得新的文学欣赏体验和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奈保尔在作品中强调特立尼达混合文化的跨民族、跨文化特征。他用灰谐、幽默、具有洞察力的叙事艺术,生动地刻画了生活在殖民统治下米格尔街人们的飞散状况。为此,他在1961年获得毛姆奖和赢得“街头生活作家”的声誉。论文主要从飞散视角研究《米格尔街》的飞散文化和叙事策略。第一章探讨奈保尔成为一个飞散作家的原因及其飞散写作特征。他的多文化背景对他的思维和写作有很大影响,他超越单一身份、单一视角,坚持差异表述,在写作中采取跨民族、跨文化视角。第二章研究《米格尔街》的飞散文化。米格尔街人们来自不同的种族、民族、宗教、文化,在文化实践中形成了混合文化。但在殖民社会中,他们被边缘化。奈保尔在作品中描述了他们各种飞散情感,诸如“非家”幻觉、身份丧失、渴望认同或自我实现等。第三章探讨《米格尔街》的叙事策略。多旋律(主要是多声部)叙事艺术被用来并置不同的声音、不同的视角、不同的人物以便更好地再现特立尼达混合文化特征。双重叙事视角,经验“自我”和叙述“自我”,互为补充生动地再现了米格尔街人们边缘生存悲喜状况。多重不定点作为主要事件,串起叙事,形象生动地刻画人物性格。反讽被用来讽刺殖民社会的政治、教育、宗教、文化以及展现人们的理想与实现,表面与实际的反差,产生强烈的悲喜剧效果。从飞散视角研究奈保尔的短篇小说集《米格尔街》,可以发现奈保尔采用跨民族、跨族裔思维,反对固化身份,提倡混合身份的跨文化、跨民族特征。特立尼达在跨民族、跨种族文化实践中形成的混合文化,具有丰富的飞散性。奈保尔对生活在米格尔街的人们采取客观的态度,既有同情,又有反讽,并不把他们浪漫化。用飞散视角研究特立尼达文化和历史,可以接触更深层的精神活动,米格尔街人们具有“非家”幻觉、渴望认同、身份模糊或丧失等飞散情感。在殖民统治下,他们被边缘化,但他们在这些悲情的飞散经历中,坚持差异表述,向中心挑战。奈保尔描述他们被边缘化的状况,向我们展示被压抑的真实历史,开始解构西方传统意义上的中心表述,寻求历史变迁中形成的混合文化。从飞散视角研究《米格尔街》,可以体会到奈保尔跨民族、跨种族美学和文化判断的力量。通过对《米格尔街》多旋律(主要是多声部)、双重视角、多重不定点、反讽等叙事策略的研究,有利于我们深入研究奈保尔的其他作品。
其他文献
织物热湿舒适性是表征织物舒适性的重要指标,良好的热湿性能是人们着装的客观要求,而织物材料本身的性能是织物热湿舒适性最大的影响因素,所以,本论文针对织物本身的结构参数
电子商务实质应该是一套完整的网络商务经营及管理信息系统,它的基础是以电子化的形式来处理和传输商务数据,包括文字、声音、图象、视频等等类型的数据。说得通俗一点,电子
目的:探讨个性化约束在清醒危重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ICU清醒危重患者24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20例,采用个性化约束护理,对照组120例不行约束处理,对比
在当今这个信息化的网络时代,以网络为媒介的交流方式层出不穷,其中颇受人们亲睐的是QQ。QQ是目前中国人使用最广泛的互联网聊天工具。QQ名属于网名的一种,是人们在QQ上使用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的产生和迅速发展,逐渐成为“第四媒体”,网络语言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特殊体现,网络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科技的发
软件体系结构是20世纪90年代国际软件工程领域出现的一个研究热点,随着软件系统规模和复杂性的不断增大,软件体系结构的设计已成为系统成功的关键因素。软件体系结构描述是软
在电能计量过程中,电能计量装置不能正确反映实际电量而出现错误计量的情况称为电能计量异常。为公平、公正、合理计量电能,维护发、供、用电各方的经济利益,必须对各种电能
我国篮球运动水平虽有很大的提高,但与当今世界篮球强国相比,不仅在竞技水平方面存在着差距,而且在人才的开发和后备人才培养方面有着较为明显的不足。我国高校全国性的篮球
曲轴类零件作为各种发动机的关键零件,对发动机整机性能发挥有很大影响。根据设计要求,除满足较高的制造精度外,其表面质量及表面完整性也很重要。研究表明:提高曲轴的表面质
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是旅游开发背景下旅游业的发展对旅游地民俗文化变迁的影响。文章以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社会交换理论、文化变迁理论为基础,通过田野调查和查阅相关文献,